再通過體驗“雙喜”“心形喜”等剪紙造型,理解“喜事連連”“心心相印”等詞匯及其使用語境,繼而對中國的婚禮、婚俗和吉祥文化等進行拓展學習,引導學生加強對中國民俗文化心理的《生活中的中國文化》是一套服務于漢語國際教育的文化教材,旨在呈現(xiàn)生活中的中國文化,選取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符號,對其生活表征、意義和內涵進行梳理與解讀,融文化知識、動手體驗、應用實踐于一體,希望能為豐富國際漢語文化教學做出有益的探索。《生活中的中國文化:剪紙/漢語國際教育文化課系列教材》是該套叢書中的第1本,《生活中的中國文化:剪紙/漢語國際教育文化課系列教材》以剪紙藝術為載體,選擇生活中常用的剪紙主題,在教授剪紙工藝的同時,根據(jù)主題內容形成課文,開展知識學習和文化內涵的闡釋,使學生在了解和學習剪紙藝術的同時,進一步加強文化理解,達到技能學習和文化學習兼?zhèn)涞男Ч??!渡钪械闹袊幕杭艏?漢語國際教育文化課系列教材》注重呈現(xiàn)生活中的剪紙,以及剪紙藝術在當代中國的生活化轉化,強調開拓學生視野,依托每一課的剪紙內容進行相關主題輻射,突出該主題在現(xiàn)代生活中的應用,并指導學生利用所學剪紙技能,動手體驗,制作體現(xiàn)相關文化內涵的用品。《生活中的中國文化:剪紙/漢語國際教育文化課系列教材》共有12課,選取“囍”“壽”“福”“龍鳳”“長城”“京劇臉譜”等12個中國文化符號為重點表現(xiàn)對象,依據(jù)剪紙技藝的難度等級安排課程。在內容上,《生活中的中國文化:剪紙/漢語國際教育文化課系列教材》突出以點帶面、從微觀到宏觀的理念,以12個文化點為線索構建專題知識鏈,包括語言知識鏈和文化知識鏈兩部分,繼而輻射、延伸至較為深層的中國文化內涵,突顯中國文化教材屬性。例如,由體驗“囍”字剪紙,在語言層面上學習“喜帖”“喜酒”“喜糖”“喜宴”“紅包”“新人”等關聯(lián)詞語,感知,由淺人深、逐層理解中國文化。教材體例包括四個部分:導人、剪紙實踐、文化內涵,以及知識拓展與應用。其中,“導人”部分突出生活視角,呈現(xiàn)生活中的剪紙藝術和中國文化,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學習興趣。剪紙不僅僅是窗花,它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不局限于吉祥文化和民俗事項,剪紙是一種鏤空的藝術,有著很強的藝術表現(xiàn)力,在當下中國的城市雕塑、大眾生活日用品、時尚服飾中都可以找到剪紙的元素。引導讀者從生活的視角發(fā)現(xiàn)剪紙之美,并以剪紙為媒介理解中國文化精義,同時通過體驗和學習剪紙技藝實現(xiàn)剪紙藝術的生活化,這也是《生活中的中國文化:剪紙/漢語國際教育文化課系列教材》的編撰主旨之一。“剪紙實踐”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易人難,由基礎到拓展,“對稱法”“鋸齒法”以及刻刀操作等剪紙技法均得到體現(xiàn),單色、多色、平面、立體等剪紙技法也結合相關主題得到拓展。剪紙實踐的教授注重過程展示,步驟清晰,易懂易學,方便操作,同時突顯“創(chuàng)意剪紙”的理念,教材中的諸多剪紙作品為作者團隊原創(chuàng),在造型和生活應用層面都具有原創(chuàng)價值和藝術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