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感覺之閾:一種理論設置
藝術感覺概述/3
論藝術感覺過程是選擇與建構的統(tǒng)一/42
潛感覺論/69
論藝術觀察系統(tǒng)/102
論藝術發(fā)現/120
論藝術構思/140
藝術靈感試探/174
第二輯 批評之象:視角與譜系
“五四”文學批評背景與現代作家論的誕生/197
茅盾的新文學作家論/217
論茅盾早期介紹寫實主義自然主義問題/247
香港文學的起點和新文學的興起/278
第三輯 解讀之惑:敞開了什么
論隨筆/307
沉思在理性自由中的文學靈魂——劉再復文藝理論述評/322
從自己血管里流出來的——劉再復散文詩評述/351
面對長輩的歷史——讀南帆《關于我父母的一切》/365
南帆批評:敞開了什么——讀南帆《向各個角度敞開》/368
當代散文的一個亮點——余秋雨《山居筆記》中的文化感受/372
從《喪家狗》讀《論語》/376
櫻花與橡樹的變奏——季仲《沿江吉普賽人》的愛情形式/380
章武:轉過身來看人/386
章武讀山/392
意高在別處——近讀黃文山散文/395
童心無大過——陳章漢和他的《童年真好》/400
梁征和他的“尋找”/403
詩歌的可能性意義區(qū)域/412
讀書人的文化自覺——讀林公武《夜趣齋讀書錄》/429
徐應源的意義世界/434
語言和第三只眼——中國文化之思/444
后 記/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