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一部分 行攝北京市區(qū)
13 第1章 東城區(qū)•西城區(qū)
15 1 尋味古老京城——經典北京攝影之旅
北京中軸線—古建筑—老北京胡同
16 2 單天行攝路線
第1天 永定門城樓—前門大街—正陽門—天安門廣場—國家博物館
第2天 端門—太廟—中山公園—菖蒲河公園
第3天 故宮—景山公園
第4天 鐘樓、鼓樓—煙袋斜街—什剎海—恭王府
第5天 雍和宮—孔廟和國子監(jiān)博物館—五道營
胡同
第6天 段祺瑞府舊址—南鑼鼓巷—北鑼鼓巷
第7天 王府井商業(yè)街—王府井天主教堂(東堂)—長安街
第8天 萬松老人塔—磚塔胡同—廣濟寺—歷代帝王廟—白塔寺
第9天 北海公園—西什庫天主堂
第10天 宣武門天主教堂—正乙祠戲樓—琉璃廠文化街
第11天 楊梅竹斜街—陜西巷—上林仙館
第12天 譚嗣同故居—爛縵胡同—西磚胡同—法源寺
66 3 還可以去拍這些地方
天壇
明城墻遺址公園•東南角樓
北大紅樓
東交民巷
地壇公園
老舍故居(老舍紀念館)
智化寺
中國美術館
古觀象臺
天寧寺
宋慶齡故居
郭沫若故居
梅蘭芳紀念館
李大釗故居
月壇公園
德勝門箭樓
白云觀
紀曉嵐故居
牛街禮拜寺
陶然亭公園
先農壇
大觀園
天橋
北京動物園
北京展覽館
104 4 實用信息
住在東城區(qū)•西城區(qū)
吃在東城區(qū)•西城區(qū)
娛在東城區(qū)•西城區(qū)
購在東城區(qū)•西城區(qū)
109 第2章 海淀區(qū)
110 1書香彌漫 文墨飄香——高校人文歷史攝影
之旅
著名高校—園林古建筑
111 2單天行攝路線
第1天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圓明園
第2天 頤和園
第3天 北京植物園—香山
124 3還可以去拍這些地方
玉淵潭公園
萬壽寺
大鐘寺
軍事博物館
大覺寺
景泰陵
紫竹院
五塔寺
132 4實用信息
住在海淀區(qū)
吃在海淀區(qū)
娛在海淀區(qū)
購在海淀區(qū)
135 第二部分 行攝北京郊區(qū)
137 第3章 昌平區(qū)
138 1文化遺產攝影之旅
古建筑—自然風光
139 2單天行攝路線
第1天 明十三陵
第2天 居庸關—居庸關花海
145 3還可以去拍這些地方
十三陵水庫
朝宗橋
敕賜和平寺
延壽寺景區(qū)
銀山塔林
148 4實用信息
住在昌平區(qū)
吃在昌平區(qū)
購在昌平區(qū)
149 第4章 延慶區(qū)
150 1經典景觀攝影之旅
古建筑—自然風光
151 2單天行攝路線
第1天 八達嶺長城
第2天 龍慶峽
156 3還可以去拍這些地方
康西草原
倉米古道
九眼樓長城
160 4實用信息
住在延慶區(qū)
吃在延慶區(qū)
161 第5章 房山區(qū)
162 1假日消閑攝影之旅
自然風光
163 2單天行攝路線
第1天 十渡
第2天 石花洞
165 3還可以去拍這些地方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
靈鷲禪寺
萬佛堂
下寺石塔
云居寺
石經山
170 4實用信息
住在房山區(qū)
吃在房山區(qū)
171 第6章 門頭溝區(qū)
173 1京郊人文風光攝影之旅
寺廟—古鎮(zhèn)—自然風光
174 2單天行攝路線
第1天 戒臺寺—潭柘寺
第2—3天 爨底下村—靈山
180 3還可以去拍這些地方
百花山
黃草梁
靈岳寺
京西古道
184 4實用信息
住在門頭溝區(qū)
吃在門頭溝區(qū)
185 第7章 懷柔區(qū)
186 1戶外健步攝影之旅
古建筑—自然風光
188 2單天行攝路線
第1天 紅螺寺—慕田峪長城
第2天 黃花城水長城
194 3還可以去拍這些地方
雁棲湖
響水湖
箭扣長城
198 4實用信息
住在懷柔區(qū)
吃在懷柔區(qū)
199 第8章 密云區(qū)
201 1山水古鎮(zhèn)風光攝影之旅
古建筑—古鎮(zhèn)—自然風光
202 2單天行攝路線
第1天 司馬臺長城—古北水鎮(zhèn)
第2天 黑龍?zhí)?mdash;京東第一瀑
206 3還可以去拍這些地方
云蒙山
霧靈山
210 4實用信息
住在密云區(qū)
吃在密云區(qū)
211 附錄 北京出行指南
224 注意事項
【前言】
北京作為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有著近千年的建都史,故宮、頤和園、明十三陵、長城、天壇等古建筑,也因此成為攝影愛好者拍攝北京的重點。除此之外,北京保留著的眾多條胡同也倍受攝影愛好者的青睞。
東城區(qū)歷史悠久,元、明、清三代皇宮均建于今東城區(qū)域內。以皇室建筑為代表的中國古建筑精華在東城區(qū)得以充分體現(xiàn),如古老神秘的密宗禪林雍和宮,元明清三代的最高學府國子監(jiān),“左祖右社”的太廟、社稷壇等。此外,還有茅盾、老舍、宋慶齡等名人故居,以及北京民居四合院。
而西城區(qū)曾是永定河古道,積水成湖,風光秀麗。元世祖采用郭守敬的建議,引白浮泉水入城,匯流積水潭,開鑿通惠河直達通州。京杭大運河南至杭州,北至海子(積水潭),既解決了大都城的水源問題,又使大批漕糧貨物得以運抵京都。當時什剎海沿岸繁榮異常,地安門一帶成為京都商業(yè)、市場中心,奠定了西城區(qū)成為京畿中心、繁華地區(qū)的基礎。
歷史上海淀因多水而得名,金章宗時期的八大水院基本都在海淀區(qū)內。海淀得山水林泉之勝,最宜建造寺廟和營造園林,歷來是封建帝王和親貴顯要締構行宮別苑、梵宮道觀、壇廟陵寢和皇家園林的首選之地,如今留下了許多氣勢恢宏的寺廟和冠絕古今的皇家園林。
在北京郊區(qū)還有很多文物古跡和山水風光,雄偉的長城、氣勢恢宏的明十三陵都在這里,一年四季景色各異,值得拍攝、游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