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作者About the AuthorsJagannathan Kanniah于1969年及1971年在印度Annamalai大學分別獲得電氣工程學士及碩士學位,1983年在加拿大Calgary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他是IEEE高級會員、IET會員、注冊工程師。1971年至1978年,他在印度的不同機構擔任過教職;1982年至1983年,在加拿大的Calgary大學做博士后工作。離開加拿大后,他加入新加坡理工學院,并晉升至首席講師。期間,他于1993年到瑞典的Lund 技術學院做了3個月的訪問學者,1999年到麻省理工學院做了3個月的訪問學者。在新加坡理工學院,從1994年起開始擔任機器人與自動化組的部門主管,從1996年起開始擔任新加坡機器人競賽中心的技術帶頭人和管理者,直至2007年退休。他在新加坡機器人競賽中心繼續(xù)工作到2011年。他的研究興趣包括電力系統(tǒng)、自適應控制、儀表和機器人。他發(fā)表了35篇以上的論文,其中包括多篇期刊論文。多年來他指導了許多學生小組制作機器人,并在參加新加坡機器人競賽活動中獲得了大量的獎項。M. Fikret Ercan于1987年及1991年在土耳其Dokuz Eylul大學分別獲得電子和通信工程學士及碩士學位。1998年在中國香港理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他是IEEE高級會員和IEEE海洋分會會員。他感興趣的研究領域為圖像處理、機器人及計算。他編寫《數字信號處理基礎》(Pearson,2009)及另外兩本書的部分章節(jié),發(fā)表了80多篇論文,包括期刊上的論文。在開始他的教學生涯之前,他作為研發(fā)工程師,在土耳其、中國臺灣和香港等地的電子與計算機企業(yè)工作過。他現在是新加坡理工學院的高級講師,除了圖像處理與計算方面的研究外,從2000年開始他還參與到機器人競賽活動中,他帶領的學生隊伍參與了地區(qū)的和海外的比賽。Carlos A. Acosta Calderon于2000年在墨西哥Pachuca技術學院獲得計算機系統(tǒng)學士學位,于2001年和2006年在英國Essex大學分別獲得計算機科學(機器人和智能機器)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目前他是新加坡理工學院電氣與電子系講師。他的研究興趣包括社交機器人、多機器人系統(tǒng)協(xié)同、模擬學習和類人機器人。他編寫了兩本書中的章節(jié),在期刊和會議上發(fā)表了50多篇論文。他還是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類人組比賽技術委員會成員,RoboCup新加坡公開賽組委會成員。他從2006年起參與機器人競賽,并指導學生組隊參與了地區(qū)的和國際的機器人賽事,包括NJRC、WRO、RoboCup和S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