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王敏的“巴扎”(代序)
阿瓦提的巴扎(二首)
引言
一、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二、本研究的意義
(一)理論意義
(二)現(xiàn)實意義
第一章 巴扎歷史志
第一節(jié) 明清文獻及外國人記述中的巴扎
一、明代文獻記述的巴扎
二、清朝官員、文人學士筆下的巴扎
三、外國人記述中的巴扎
第二節(jié) 民國以來文獻記述的巴扎
一、游記、探險日記、調查報告中的巴扎
二、地區(qū)志里記述的巴扎
結語
第二章 巴扎空間志
第一節(jié) 空間的結構
一、巴扎里的空間
(一)頂棚
(二)主干道
(三)鋪位
(四)圍欄
(五)“檔”
(六)邊界
(七)縫隙
二、巴扎之間的空間
(一)“巴扎環(huán)”
(二)公路
(三)客運站
第二節(jié) 空間的變遷
一、物質空間
二、意象空間
三、符號空間
結語
第三章 巴扎時間志
第一節(jié) 巴扎里的時間
一、約定的時間
二、受控的時間
(一)經營時間
(二)開張時間
(三)討價還價的時間
(四)展示手工藝的時間
三、多重的時間
(一)閑聊時間
(二)“背地克”時間
(三)“檔奇”時間
第二節(jié) 時間的分配
一、時間的流程
(一)時間表
(二)準備的時間
(三)趕路的時間
(四)散集的時間
二、時間的規(guī)制
(一)多長時間趕一次巴扎
(二)處理時間的節(jié) 奏
(三)時間是否能被掌握
結語
第四章 巴扎行為志
第一節(jié) 行為的主題
一、交易行為
(一)談價
(二)數(shù)錢
(三)過秤
(四)選貨
二、生產行為
(一)手藝活
(二)市聲
(三)招徠
(四)雜耍
三、消費行為
(一)被剃頭
(二)聊天
(三)游戲
(四)購物
四、其他行為
(一)步行
(二)牽引
(三)逗留(休憩)
(四)觀光
第二節(jié) 認同的邊界
一、熟人世界與生人世界
二、坐賈與流商
三、不可譯言行與可譯言行
四、邊界與邊界漂移
五、占有與寄居
結語
第五章 巴扎行旅志
一、最初的“市”與最后的“市”
二、喀什噶爾的巴扎與伊斯坦布爾的巴扎
三、新疆的巴扎與內地的集市
四、“我”的巴扎與“我們”的巴扎
附錄
一、巴扎記游一則庫車的巴扎
二、謝彬《新疆游記》中有關巴扎的文字記述344
三、貢納爾·雅林《重返喀什噶爾》中對巴扎的文字記述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