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序言(i)前言(iii)**章絲綢之路建筑文化導論(1)一、絲綢之路申遺背景(1)二、絲綢之路國內外相關考察(4)三、絲綢之路新疆段研究(7)(一)國外對絲綢之路新疆段的研究(7)(二)國內對絲綢之路新疆段的研究(9)第二章絲綢之路新疆段概述(13)一、絲綢之路新疆段概述(13)(一)絲綢之路(13)(二)絲綢之路新疆段概況(17)(三)絲綢之路新疆段總體價值(19)二、絲綢之路新疆段自然環(huán)境(21)(一)地理環(huán)境和古代交通(21)(二)水文地質和氣候特征(23)三、絲綢之路新疆段古代宗教(25)(一)佛教(25)(二)伊斯蘭教(27)(三)其他宗教(30)第三章絲綢之路新疆段古代城市(34)一、西域古代城市(35)(一)西域早期城市(35)(二)西域城市的演變(38)二、絲綢之路新疆段典型城市(42)(一)尼雅城(遺址)(42)(二)交河故城(45)(三)喀什老城(47)三、絲綢之路新疆段古代城市特征(49)(一)尼雅聚落的居住特征(49)(二)交河故城布局特征(53)(三)喀什老城——西域城市文化的活化石(56)第四章絲綢之路新疆段佛教建筑(62)一、絲綢之路新疆段佛寺建筑(63)(一)塔里木盆地周邊佛寺原型(63)(二)回鶻佛教建筑(66)(三)地面佛寺建筑實例(71)二、絲綢之路新疆段石窟建筑(79)(一)龜茲石窟建筑(80)(二)高昌石窟建筑(83)(三)絲綢之路新疆段石窟實例(89)三、絲綢之路新疆段壁畫藝術(104)(一)于闐壁畫藝術(104)(二)龜茲壁畫藝術(106)(三)高昌壁畫藝術(107)四、絲綢之路新疆段佛塔建筑(111)(一)西域佛塔淵源(111)(二)塔里木盆地周緣的佛塔特征(113)(三)塔里木盆地周緣佛塔遺址(115)第五章絲綢之路新疆段伊斯蘭建筑衍變(121)一、伊斯蘭教清真寺建筑(122)(一)清真寺及清真寺社會功能(122)(二)塔里木周邊清真寺建筑演變(127)(三)塔里木盆地周緣典型清真寺(130)二、麻扎(陵墓)建筑(134)(一)麻扎的社會功能(134)(二)麻扎建筑的特征(136)(三)塔里木盆地典型麻扎建筑(139)三、維吾爾古代民居(145)(一)塔里木盆地民居淵源(145)(二)塔里木周邊民居建筑特征(148)(三)民居建筑的演變——以吐峪溝為例(152)第六章絲綢之路新疆段建筑技術(162)一、絲綢之路新疆段建筑材料(162)(一)生土(162)(二)土坯(165)(三)木料(169)二、絲綢之路新疆段砌拱技術(170)(一)疊澀技術(171)(二)拱券技術(173)(三)拱頂技術(176)三、絲綢之路新疆段砌筑和開鑿技術(179)(一)掏挖技術(179)(二)木骨泥墻和土坯砌筑(181)(三)燒制技術(183)第七章絲綢之路新疆段建筑紋飾(187)一、絲綢之路新疆段建筑紋飾概說(188)(一)西域建筑紋飾淵源(188)(二)建筑紋飾特征(191)(三)建筑紋飾類型(193)二、絲綢之路新疆段建筑植物圖案(195)(一)蓮花紋(196)(二)連珠紋(198)(三)忍冬紋(201)三、絲綢之路新疆段建筑非植物圖案(203)(一)幾何紋飾(203)(二)動物紋飾(206)(三)文字紋飾(209)四、絲綢之路新疆段建筑裝飾構件(211)(一)藻井頂(211)(二)壁龕(214)(三)雕刻(215)第八章結論與展望(221)一、主要結論(221)二、對進一步研究的展望(226)附錄一絲綢之路新疆段典型佛寺建筑統(tǒng)計表(部分)(229)附錄二絲綢之路新疆段石窟建筑統(tǒng)計表(230)附錄三絲綢之路新疆段典型佛塔(部分)(231)附錄四絲綢之路新疆段文化轉型框圖(232)附錄五絲綢之路新疆段典型清真寺和麻扎建筑(部分)(233)附錄六絲綢之路新疆段歷史上的和卓家族(235)附錄七絲綢之路新疆段清真寺及民居建筑的演變過程(236)附錄八絲綢之路新疆段建筑紋飾的延續(xù)(237)附錄九絲綢之路新疆段典型古代紋飾(238)參考文獻(239)后記(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