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知識讀物語言與法律

語言與法律

語言與法律

定 價:¥40.00

作 者: Sanford,A.,Schane 著
出版社: 知識產(chǎn)權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13044745 出版時間: 2016-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0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法律語言學方面的一部扛鼎之作,Language and the law ,該書主要以語言學理論分析法律問題。本書所涉及的材料大多出自《語言與法律》課程講座,本書作者曾在加利福利亞大學圣迭戈分校講授該課程近20年,本書譯本在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課上作為教材使用,反響很好,需求也很大。

作者簡介

  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法律語言學博士研究領域法律語言學、法律翻譯及法律英語 講授課程法律英語、法律英語寫作、法律英語視聽說 海外經(jīng)歷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語言與比較文化學院訪學 社會兼職世界漢語修辭學會理事、中國法律語言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榮譽獎勵2009-2010年度中國政法大學優(yōu)秀教師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章語言歧義與法律中的誤解
與所謂“歧義”(’ambiguity’)相關的三個法律案件:Frigaliment案(詞匯歧義)、拉弗爾斯案(指代歧義)、州際商貿(mào)委員會(ICC)案(范疇模糊)
歧義(ambiguity)的語言學分析
關于誤解的分析
Frigaliment案及其他類似案件:母牛還是小母牛?攜帶(Carrying)槍支、丟失的戒指
Raffles案及其他類似案件:兩條同名的街道、硬幣收藏中的硬幣、單一工作地還是多個工作地?
ICC案與其他類似案件:裙裝(dress)是什么?水是一種礦物嗎?礫石是一種礦物嗎?
句法歧義和從寬原則
第二章語言隱喻與法律擬制
兩個著名的法律擬制:引誘公害原則與企業(yè)法人
有關法人人格的三個理論:造物論、人格論和個人論
最高法院關于法人人格的觀點
《美國憲法》第三條: 當事人州籍不同
思想和語言中的隱喻
概念隱喻:生活是戲?。↙IFE IS THEATRE)和一棵樹是一個人(A TREE IS A PERSON)
關于兩個法律擬制的分析:引誘公害是邀請方(AN ATTRACTION NUISANCE IS AN INVITER)企業(yè)法人是一個人(THE CORPORATION IS A PERSON)
為什么法律需要擬制和隱喻
第三章言語行為與合法傳聞
什么是傳聞?
合法的傳聞:言語行為——聽者的反應及其思想狀態(tài);說話者間接思想狀態(tài);
做了必要聲明的言論
傳聞規(guī)則的例外:思想狀態(tài)例外
什么是言語行為?斷言行為、指令行為、承諾行為、表情行為、宣告行為、已言取效、言內(nèi)行為
傳聞的語言行為分析
思想狀態(tài):間接思想狀態(tài)、與外部事件相聯(lián)系的思想狀態(tài)、思想狀態(tài)自身、僅僅與思想狀態(tài)有關的:打算
言語行為與傳聞的關系
第四章允諾與合同訂立
法律允諾和合同成立:“允諾之合同”抑或“契約之死”?
要約和承諾、對價、對價的缺失
做出允諾的言語行為、塞爾的合適條件說及相關的法律要素
對價的語言學分析
合適條件與對價
對價的充分性:過去的對價、預先存在的責任、虛假對價、附條件的贈與、偶然事件
要約或是承諾?傳統(tǒng)的觀點的替代觀點
結(jié)論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