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仁義之道——寬仁為本,懷仁有魅力 /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
心向仁義,完善品格 /
以人為本,以仁對人 /
仁厚知禮,無視虛榮 /
里仁為美,擇不處仁 /
仁境于居,懷仁知仁 /
追仁求道,樂而忘憂 /
見善則行,得仁得德 /
仁為己任,待之以慎 /
仁愛博大,唯才是用 /
克己向仁,遵禮而行 /
宜教民戰(zhàn),有備無患 /
君子上達,不忘仁義 /
修身成仁,舍生取義 /
第二章修德之道——做事靠德,大德贏天下 /
知言知行,是以知德 /
修身成德,安人利己 /
德義存心,推己及人 /
人性相近,貴在修德 /
誠實守信,方知其可 /
執(zhí)德信道,心常思之 /
主張正道,為國貢獻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用心盡孝,行之尊禮 /
任勞任怨,重視孝道 /
尊老敬老,傳承不絕 /
尊親重道,不失仁心 /
第三章做人之道——立身于世,做人是根本 /
自知之明,難能可貴 /
君子躬行,坦蕩胸懷 /
使驕且吝,其余不足 /
真言多聽,有錯就改 /
匹夫有志,志堅品高 /
品質正直,遵從道義 /
貧而無怨,富而無驕 /
不先猜測,不億不信 /
堅守正道,一以貫之 /
賢者明智,行為有節(jié) /
講究分寸,言辭得當 /
見善而為,見義而行 /
分清形勢,言語謹慎 /
第四章處事之道——善于處事,練達成大業(yè) /
過度思量,錯失良機 /
遵守禮節(jié),符合道義 /
心中尊禮,誠心執(zhí)禮 /
志在求道,不懼艱辛 /
各司其職,堅守正道 /
時光如水,堅持進取 /
過猶不及,適可而止 /
欲速不達,持之以恒 /
充實自己,靜待機遇 /
不埋怨天,不尤他人 /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
明察是非,忍耐為上 /
第五章管理之道——善用權力,管理要科學 /
以德為政,思之無邪 /
虛心納諫,不使臣怨 /
為政之首,取信于民 /
盡責安邦,君子之道 /
尊美屏惡,惠而不費 /
以德化怨,消惡除奸 /
勿要強求,順其天命 /
想被人知,不如知人 /
知察他人,由此及彼 /
把握時機,成就大業(yè) /
依據現(xiàn)實,不妄決策 /
民心不服,國之將傾 /
公正斷案,心系蒼生 /
第六章待人之道——待人處世,贏得好人脈 /
雪中送炭,救人于難 /
謙恭和遜,定有厚報 /
崇尚禮義,以禮待人 /
行之有度,既往不咎 /
輕義重利,見賢思齊 /
交友之道,無利重情 /
結交好友,互相提高 /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
待人處世,不怨不驕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道不相同,不相為謀 /
明辨損益,修身養(yǎng)性 /
寬則得眾,誠則得信 /
第七章為學之道——常學多思,博學有智慧 /
處處留心,皆為學問 /
不重不威,學則不固 /
學習常思,才有心得 /
不恥下問,謂之文也 /
堆土成山,雖覆一簣 /
踐跡而行,善人之道 /
因材施教,言出于真 /
常學多思,道義自明 /
博學篤志,切問近思 /
吾有知乎,空空如也 /
理論實踐,互相結合 /
第八章修身之道——常省吾身,身正道路暢 /
思考是非,吾日三省 /
貧富自安,終身修身 /
君子不器,自我完善 /
君子無爭,爭也依禮 /
文質彬彬,方為君子 /
儒士儒服,昭顯素養(yǎng) /
內省不疚,何憂何懼 /
以身作則,擺正名分 /
其身若正,不令而行 /
茍正其身,方可正人 /
君子憂國,盡心盡力 /
君子德高,不拘小節(jié) /
君子事人,氣節(jié)為重 /
有過則改,不失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