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數據結構基礎
1.1 線性表
1.1.1 棧
1.1.2 隊列
1.1.3 稀疏矩陣
1.1.4 字符串
1.2 樹和二叉樹
1.2.1 樹
1.2.2 二叉樹
1.2.3 二叉排序樹
1.2.4 平衡二叉樹
1.2.5 線索樹
1.2.6 最優(yōu)二叉樹
1.3 圖
1.3.1 圖的基礎知識
1.3.2 最小生成樹
1.3.3 最短路徑
1.3.4 拓撲排序
1.3.5 關鍵路徑
1.4 排序
1.4.1 插入排序
1.4.2 選擇排序
1.4.3 交換排序
1.4.4 歸并排序
1.4.5 基數排序
1.4.6 算法復雜性比較
1.5 查找
1.5.1 順序查找
1.5.2 二分法查找
1.5.3 分塊查找
1.5.4 散列表
第2章 程序語言基礎知識
2.1 匯編系統基本原理
2.1.1 機器語言與匯編語言
2.1.2 匯編程序
2.2 編譯系統基本原理
2.2.1 編譯概述
2.2.2 形式語言基本知識
2.2.3 詞法分析
2.2.4 語法分析
2.2.5 語法翻譯
2.2.6 代碼生成
2.3 程序語言的控制結構
2.3.1 表達式
2.3.2 語句間的順序控制
2.3.3 過程控制
2.4 程序語言的種類、特點及適用范圍
第3章 操作系統基礎知識
3.1 操作系統的功能、類型和層次結構
3.2 處理機管理(進程管理)
3.3 存儲管理
3.4 設備管理
3.5 文件管理
3.6 作業(yè)管理
3.7 嵌入式操作系統
第4章 軟件工程基礎知識
4.1 軟件生命周期與軟件開發(fā)模型
4.1.1 軟件危機與軟件工程
4.1.2 軟件生命周期
4.1.3 軟件開發(fā)模型
4.2 主要軟件開發(fā)方法
4.2.1 結構化分析和設計
4.2.2 面向數據結構的設計
4.2.3 面向對象的分析與設計
4.3 軟件測試與軟件維護
4.3.1 軟件測試
4.3.2 軟件維護
4.4 軟件工具與軟件開發(fā)環(huán)境
4.4.1 軟件工具
4.4.2 軟件開發(fā)環(huán)境
4.5 軟件質量保證
4.5.1 軟件質量
4.5.2 軟件質量特性
4.5.3 軟件質量保證
4.6 軟件項目管理
4.6.1 軟件項目管理的內容
4.6.2 軟件項目估算
4.6.3 軟件項目組織與計劃
4.6.4 風險管理
第5章 數據庫系統
5.1 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功能和特征
5.2 數據庫模型
5.2.1 數據庫系統的三級結構
5.2.2 數據庫系統的三級模式
5.2.3 數據庫系統兩級獨立性
5.3 數據模型
5.3.1 數據模型的分類
5.3.2 關系模型
5.3.3 關系規(guī)范化理論
5.4 數據操作
5.4.1 集合運算
5.4.2 關系運算
5.5 數據庫語言
5.5.1 數據定義
5.5.2 數據查詢
5.5.3 數據更新
5.5.4 視圖
5.5.5 數據控制
5.6 數據庫的控制功能
5.6.1 并發(fā)控制
5.6.2 數據恢復
5.6.3 安全性
5.6.4 完整性
5.7 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
5.7.1 數據倉庫的概念
5.7.2 數據倉庫的結構
5.7.3 數據挖掘技術概述
5.7.4 數據挖掘的功能
5.7.5 數據挖掘常用技術
5.7.6 數據挖掘的流程
5.8 分布式數據庫
第6章 多媒體技術及其應用
6.1 多媒體技術基本概念
6.2 數據壓縮標準
6.3 圖形圖像
6.4 音頻
6.5 視頻
第7章 計算機的體系結構和主要部件
7.1 機內代碼及運算
7.1.1 數的進制
7.1.2 原碼、反碼、補碼、移碼
7.1.3 定點數和浮點數
7.1.4 校驗碼概述
7.1.5 奇偶校驗
7.1.6 海明碼
7.1.7 循環(huán)冗余校驗碼(CRC)
7.2 中央處理器(CPU)
7.3 輸入/輸出控制方式
7.4 指令流和數據流
7.5 流水線技術
7.5.1 流水線
7.5.2 影響流水線效率的因素
7.6 精簡指令計算機
7.6.1 指令系統
7.6.2 CISC和RISC
第8章 存儲器系統
8.1 主存儲器
8.2 輔助存儲器
8.2.1 磁帶存儲器
8.2.2 磁盤存儲器
8.2.3 RAID存儲器
8.2.4 光盤存儲器
8.3 Cache存儲器
第9章 安全性、可靠性與系統性能評測
9.1 數據安全與保密
9.1.1 數據加密算法
9.1.2 身份認證技術
9.1.3 信息網絡安全協議
9.1.4 防火墻技術
9.2 容錯技術
9.3 系統可靠性評價和系統性能評價方法
9.3.1 系統可靠性評價的組合模型
9.3.2 系統性能評價
第10章 網絡基礎知識
10.1 網絡的功能、分類與組成
10.1.1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10.1.2 按工作模式分類
10.1.3 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10.2 網絡協議與標準
10.2.1 OSI網絡層次參考模型
10.2.2 局域網協議
10.2.3 廣域網協議
10.2.4 互聯網協議
10.3 網絡結構與通信
10.3.1 總線型拓撲結構
10.3.2 星型拓撲結構
10.3.3 環(huán)型拓撲結構
10.3.4 其他拓撲結構
10.3.5 拓撲結構的選擇
10.4 Internet和Intranet基礎
10.4.1 Internet網絡協議
10.4.2 Internet應用
10.4.3 Intranet基礎
10.5 網絡管理基礎
第11章 軟件的知識產權保護
11.1 著作權法及實施條例
11.1.1 著作權法客體
11.1.2 著作權法主體
11.1.3 著作權
11.2 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
11.2.1 條例保護對象
11.2.2 著作權人確定
11.2.3 軟件著作權
11.3 商標法及實施條例
11.3.1 注冊商標
11.3.2 注冊商標的專用權保護
11.3.3 注冊商標使用的管理
11.4 專利法及實施細則
11.4.1 專利法的保護對象
11.4.2 確定專利權人
11.4.3 專利權
11.5 反不正當競爭法
11.5.1 不正當競爭
11.5.2 商業(yè)秘密
第12章 計算機專業(yè)英語
12.1 綜述
12.2 計算機專業(yè)英語詞匯及縮略語精選
12.2.1 常見計算機詞匯
12.2.2 常見計算機縮略語
第13章 信息化基礎知識
13.1 信息與信息化
13.1.1 信息的定義及其特性
13.1.2 信息化
13.1.3 組織對信息化的需求
13.2 政府信息化與電子政務
13.2.1 政府信息化的概念、作用及意義
13.2.2 我國政府信息化的歷程和策略
13.2.3 電子政務的概念、內容和技術形式
13.2.4 電子政務的應用領域
13.3 企業(yè)信息化與電子商務
13.3.1 企業(yè)信息化的概念、目的、規(guī)劃、方法
13.3.2 企業(yè)資源規(guī)劃(ERP)的結構和功能
13.3.3 客戶關系管理(CRM)在企業(yè)的應用
13.3.4 企業(yè)門戶
13.3.5 企業(yè)應用集成
13.3.6 供應鏈管理(SCM)的思想
13.3.7 商業(yè)智能(BI)
13.3.8 電子商務
13.4 信息資源管理
第14章 信息系統基礎知識
14.1 信息系統
14.1.1 信息系統的功能
14.1.2 信息系統的類型
14.1.3 信息系統的發(fā)展
14.2 信息系統建設
14.2.1 信息系統建設的復雜性
14.2.2 信息系統的生命周期
14.2.3 信息系統建設的原則
14.2.4 信息系統開發(fā)方法
第15章 標準化知識
15.1 標準化概述
15.2 標準的層次
15.3 軟件開發(fā)規(guī)范和文檔標準
第16章 軟件設計概述
16.1 軟件設計基本原則
16.1.1 信息隱蔽
16.1.2 模塊獨立性
16.2 結構化設計方法
16.2.1 系統結構圖中的模塊
16.2.2 系統結構圖中的主要成分
16.2.3 常用的系統結構圖
16.3 面向對象設計
16.3.1 面向對象的概念
16.3.2 面向對象分析方法
16.3.3 面向對象設計
16.4 用戶界面設計
16.5 設計評審
第17章 數據流圖設計
17.1 數據流圖
17.1.1 數據流圖基本圖形符號
17.1.2 數據流圖設計要略
17.1.3 數據字典
17.1.4 分層數據流圖
17.1.5 分層數據流圖的解答要點
17.2 系統流程圖
17.2.1 系統流程圖基本處理
17.2.2 系統流程圖解題要點
第18章 UML分析與設計
18.1 UML概述
18.1.1 UML是什么
18.1.2 UML結構
18.1.3 UML的主要特點
18.1.4 UML的應用領域
18.2 用例圖
18.2.1 用例基本概念
18.2.2 構建用例模型
18.2.3 用例的粒度
18.3 類圖和對象圖
18.3.1 類與類圖的基本概念
18.3.2 構建概念模型
18.3.3 類模型的發(fā)展
18.4 狀態(tài)圖
18.5 活動圖
18.6 交互圖
18.6.1 順序圖
18.6.2 協作圖(通信圖)
18.7 構件圖
18.8 包圖
18.9 部署圖
第19章 數據庫設計
19.1 數據的規(guī)范化
19.1.1 函數依賴
19.1.2 碼
19.1.3 1NF
19.1.4 2NF
19.1.5 3NF
19.1.6 BCNF
19.1.7 逆規(guī)范化處理
19.2 數據庫設計概述
19.3 需求分析
19.3.1 需求分析的任務
19.3.2 確定設計目標
19.3.3 數據收集與分析
19.3.4 需求說明書
19.4 概念結構設計
19.4.1 概念結構
19.4.2 概念結構設計的方法和步驟
19.4.3 數據抽象和局部視圖設計
19.4.4 局部E-R模型的集成
19.5 邏輯結構設計
19.5.1 E-R圖向關系模型的轉換
19.5.2 設計用戶子模式
19.5.3 數據模型優(yōu)化
19.6 數據庫物理設計
第20章 常用算法設計
20.1 算法設計概述
20.2 遞推法
20.3 遞歸法
20.3.1 斐波那契(Fibonacci)數列
20.3.2 字典排序問題
20.4 貪婪法
20.4.1 背包問題
20.4.2 裝箱問題
20.4.3 哈夫曼編碼問題
20.5 回溯法
20.5.1 組合問題
20.5.2 子集和問題
20.6 分治法
20.7 動態(tài)規(guī)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