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從本體論和知識論到“語言學轉向”并非一種偶發(fā)現(xiàn)象,而是有其源遠流長的深層基礎。從古希臘到中世紀語言現(xiàn)象一直就不曾逃逸出西方哲學的視域,只不過對它的哲學思考相對于顯學化的本體論和知識論而言還沉淀在整個西方哲學底層的暗流而已。中世紀哲學在神學語境中對語言現(xiàn)象作出了不同于古希臘哲學的獨特反思和理解,為現(xiàn)代西方哲學的語言學轉向積累了豐富的思想資源。阿奎那作為中世紀哲學的集大成者對宗教語言現(xiàn)象作出深刻的哲學反思,對現(xiàn)代語言哲學尤其是宗教語言哲學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本書全面探討了阿奎那語言哲學的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和當代效應,重點對其語言哲學中的命名與意義理論、內在語理論、類比理論三大板塊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闡釋。全書緊扣阿奎那的文本進行立論,使用資料豐富翔實,論證有理有據,相信讀者能夠從中體會到歷史的厚重感和思想的深邃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