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化解三個關鍵問題,保小兒一生平安
寶寶發(fā)熱很常見,制勝全靠“三板斧”
暑熱證,一燒就是3個月
孩子為什么發(fā)熱,外感和內傷,感染和非感染
發(fā)熱了,上不上醫(yī)院
發(fā)熱制勝三板斧之一——物理降溫
發(fā)熱制勝三板斧之二——推拿按摩
發(fā)熱制勝三板斧之三——飲食調理
小兒百病“積”為先,積食一去百病消
咳嗽、發(fā)熱都是積食惹的禍
積滯與疳病,小胖墩和豆芽菜
脾常不足,孩子就容易積食
消食導滯,顧護脾胃,小兒積食用藥原則
推拿捏脊,孩子身上自有大藥
把吃出來的“積”吃下去,積食小兒飲食要領
咳嗽、便秘都是“火”,清熱瀉火是關鍵
火乃六淫之一
內生火熱則臟腑產生相應證候
中藥“滅火”需謹慎,食物中有“滅火”藥
按摩清熱瀉火效果好
第二章 小兒生長發(fā)育特點及養(yǎng)育要點
孩子不是縮小版的成人
小兒體質特點
小兒五臟特點
年齡不同,養(yǎng)育重點不同
若要小兒安,三分饑與寒
發(fā)育指標有參考,生長曲線要畫好
體重
身高(長)
頭圍
胸圍
囟門
牙齒
呼吸
脈搏
血壓
動作
語言與智力
生長曲線
第三章 每天只需5分鐘,揉揉捏捏更健康
強身健體:每天上午捏捏脊
安神寧神:揉耳朵摩后背
增高助長:命門、涌泉是關鍵
健脾和胃:摩腹補脾經
保護視力:按揉眼周穴位
預防感冒:干洗臉擦鼻子
第四章 小兒急病要快治,對癥出招療效好
孩子發(fā)熱,先試試物理降溫
冬春易感冒,常備小柴胡
聲聲咳嗽真揪心,捏捏小手不吃藥
三黃貼,清熱解毒治肺炎
鵝口瘡,敷貼涌泉穴
嘔吐找生姜,飲汁貼臍有良效
腹瀉要重視,穴位按摩有奇效
腹痛,病根多在“寒”上找
病毒性心肌炎,按摩加營養(yǎng)補心氣
尿路感染,清心經,補腎經
第五章 小兒慢性病,三分靠醫(yī),七分靠養(yǎng)
哮喘發(fā)作辨寒熱,哮喘緩解辨臟腑
口腔潰瘍發(fā)作,找綠豆幫忙
流涎,肉桂米醋敷涌泉
厭食,捏脊勝過補鋅
積滯病位在脾,一味山楂有妙用
小兒疳病,揉脾經不用吃補藥
便秘真痛苦,食療、按摩通便好
小兒夜啼,一窩風、小天心最安神
對付多動癥,穴位按摩可鎮(zhèn)靜
貧血補血,最好不過牛肉濃湯
小兒癲 ,息風、滌痰、安神
小兒遺尿,多推腎經
佝僂病別亂補鈣,健脾是關鍵
五遲、五軟,全身推拿助發(fā)育
小兒多汗,龍牡粉代替滑石粉
嬰兒濕疹,清熱保濕最重要
第六章 小兒時行疾病,積極就醫(yī),精心養(yǎng)護
中藥“加濕器”,為麻疹患兒保駕護航
水痘重在清熱解毒,避免搔抓
腮腺炎腫痛,敷仙人掌
百日咳痙咳,試試手部按摩
患上痢疾,做好消毒與隔離
蛔蟲病腹痛,陳米醋止痛
蟯蟲病重在預防再次感染
第七章 突發(fā)急重癥要冷靜,盡快就醫(yī)保平安
孩子中暑,掐按人中
驚厥莫驚慌,緊急處理速送醫(yī)
急性中毒,趕快催吐
附錄:兒童經絡按摩常用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