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研究文庫·獨立與依附:李承晚之外交獨立思想》以李承晚外交獨立思想為研究命題,以依附論為理論核心,以體系論為理論鋪墊,以歷史分析法、層次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為分析工具,透析李承晚外交獨立思想的國內外背景、早期的萌生、著作中的建構、實踐中的蛻變與沉淀,及其對半島命運的影響。本書涉及期間上自朝鮮王朝末期,貫穿大韓帝國與日據(jù)時期,下至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延及美國軍政府時期,涉及半島政治派系與中美蘇日等多個行為體之間的外交斡旋與政治博弈,是本書研究的一大挑戰(zhàn)。
對《韓國研究文庫·獨立與依附:李承晚之外交獨立思想》的理論基石與主線——依附論,為了避免提及依附論就習慣性地將之劃歸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范疇,本書對之進行了解讀與再構,進而提出強制性依附論與自主性依附論的概念,自主性依附論恰是本書的理論基石和需再檢驗的理論支架,這一理論的精髓與邏輯思維貫徹本書始終。對本書的理論大環(huán)境和隱線——體系論,本書主要將之滲透到對李承晚開展的一系列外交實踐的分析中,并將之與層次分析法相銜接,借用國際系統(tǒng)?國家?人的結構視角分析李承晚外交獨立思想形成的國際、國家與個人背景,這三個層次的背景對李承晚的性格塑造及獨立思想的萌生與建構,起到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文中詳細論述了東亞區(qū)域國際體系從宗藩自治到條約殖民的變遷、近現(xiàn)代周邊四國朝鮮半島政策變遷以及李承晚的家世、父母及求學經歷對其性格與思想的影響與塑造。
《韓國研究文庫·獨立與依附:李承晚之外交獨立思想》應用歷史分析法與定性分析法提出并解析了一系列概念,如依附外交,依附式獨立,獨立式依附,邊緣政府,邊緣第一軌道外交,等等,探討了李承晚獨立思想的演變,評述了開化期獨立思想的懵懂、著作中獨立思想的憧憬以及實踐中獨立思想的蛻變,涉及武力獨立思想的泯滅、中立獨立思想的蛻變和外交獨立思想的沉淀,論證了其對外觀隨著國際局勢的變遷及實踐中的歷練由開化期的青澀與稚嫩走向獨立運動時期的成熟與老練,由早期的蔑清親美防俄擁日過渡到附美疑華反日恐蘇。《韓國研究文庫·獨立與依附:李承晚之外交獨立思想》詳細闡述了李承晚依托于大韓人國民會、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及歐美委員部的外交實踐活動,這是其外交獨立思想的三個最具典型性的案例,是李承晚外交實踐的最為關鍵和至關重要的三個階段,主要涉及李承晚參與或主導的委任統(tǒng)治外交、與孫中山護法軍政府的締交、跟蘇俄列寧政府的結盟、向美請愿外交以及承認外交和反托外交,各個外交實踐見證了李承晚的獨立思想與外交思維由青澀、修正、檢驗走向成熟。
最終,在經過以理論為基石、以分析方法為工具以及以歷史事實為根基的一系列分析與解讀之后,《韓國研究文庫·獨立與依附:李承晚之外交獨立思想》對李承晚的獨立模式、外交模式、外交性質、外交范疇、外交路徑以及外交結果等進行了蓋棺定論,總起來說,李承晚通過附美用美的獨立路徑,以獨立為外交目的,以依附外交為獨立手段,實施一種側重威權主義統(tǒng)治的半民主體制,傳承、探索和定位了近現(xiàn)代朝鮮半島與中美關系,但,通過依附方式獲得的獨立,難以擺脫依附,韓國由依附式獨立走向了獨立式依附??傊?,李承晚作為一個親美用美依美附美的現(xiàn)實主義者,是一個矛盾體,體內既流淌著君王專制的殘余,又標榜著民主共和的理想,既渴望著獨立與統(tǒng)一,又不拒絕依附與分裂,充斥著理想與現(xiàn)實的背離、言論與行為的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