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寶雞出土商周青銅器銘文研…
02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文獻…
03廣陽城墓地(二 全三冊)…
04廣河齊家坪
05勝利的鼓舞者:陜西歷史博…
06巫山大昌古城遺址
07白城城四家子城址:2013~…
08醴陵鐘鼓塘元代窯址
09南方民族考古(第二十六輯…
10山西古代寺觀彩塑全集:遼…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編
浙江是我國瓷器的發(fā)源地和青瓷的主要產(chǎn)地,迄今已發(fā)現(xiàn)古窯址近二千多處,從而…
可購
譚繼和,陳世松 編
《江口沉銀歷史文獻匯編·族譜家乘卷》選錄四川族譜年譜、行狀傳記、家書…
鄭炳林,鄭阿財 編
《港臺敦煌學文庫》70-100,共31冊,繁體橫排,2019年1版1印,重達10公斤,總…
朱安女 著
本書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白族古代金石文獻的文化闡釋》的…
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 編
漢畫像石是漢代(前206-220年)地下墓室、地面祠堂、墓地石闕等建筑上雕刻畫…
西南大學出土文獻綜合研究中心,西南大學漢…
國學大師靜安先生云:“吾輩生于今日,幸于紙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p>
盛詩瀾,孫國華 著
《敦煌書法史·敦煌文化與書法篇》主要著眼于敦煌文化與書法的關系,研究…
李銳 著
《新出土簡帛與諸子學說/“通古察今”系列叢書》主要討論出土簡帛中,和諸子…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這是一套介紹金沙遺址博物館館藏及考古知識的繪本,共4冊。通過一個小男孩小…
王志高 編
《隨園英華》是南京師范大學隨園文博成果文庫中的一部,是王志高教授2012年入…
張聞捷 著
《福建云霄水頭窯址出土宋代瓷器精粹》是張聞捷老師率隊對水頭窯資料初步整理…
齊東方,陳燦平 著
本書是中國古代物質(zhì)文化史專史系列中的一卷,以時間為線索,對各歷史時期的金…
羅曉群,黃莉 著
“良渚遺址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遺址》是考古工作者寫給大…
[美] 艾琳·文森特 著,劉勤 譯
在《神圣的綠洲》一書中,作者探究了佛教及佛教藝術的起源、發(fā)展以及東傳中國…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嘉興博物館 編
馬家浜遺址發(fā)現(xiàn)于1959年,并于當年進行了一次發(fā)掘。20世紀70年代,著名考古學…
徐廣源 著
《大清皇陵舊影》是一部以老照片為主介紹清朝陵寢的圖書,作者是我國研究清朝…
王春法 編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物保護工作,多次指出“文物保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秦小麗 著
關于中國初期國家形成過程的考古學研究,傳統(tǒng)的研究方法大多是通過陶器的文化…
浙江省文物局 編
《發(fā)現(xiàn)浙里(套裝上下冊)》上冊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展陳精品介紹,集中展…
閻焰 著
《日本國朝臣備書丹 褚思光撰文 鴻臚寺丞李訓墓志考》內(nèi)容涉及墓主人李訓的生…
劉明科,高次若,楊曙明 著
戴家灣是寶雞地區(qū)的著名的古陳倉城所在地,也是今寶雞行政中心所在地,歷史悠…
北侖區(qū)地方志(年鑒)編纂委員會 編
《北侖歷代碑刻選注/北侖區(qū)地方志系列叢書》收錄的為北侖區(qū)域范圍內(nèi)的歷代碑…
陳根遠 著
本書是“中華文物覽勝”叢書的本,既是一部有關碑林的圖錄,收錄的均是碑林收…
陳港泉 等 著
古代壁畫是我國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豐富的歷史信息和形象資料能夠全面…
張鵬 著,王長順 編
追溯咸陽歷史的源頭,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這些宮殿、陵墓、石窟、建筑、交通水利…
鄭炳林,[日] 高田時雄 編
叢書主要收錄二戰(zhàn)以前日本學者如梅澤和軒、足立喜六、中山平次郎、佐伯好郞、…
楊新華 編
石刻藝術是中國古代藝術寶庫中的瑰寶,閃爍著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文化光輝,石刻品…
裴書研 著
周原,作為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是西周文化遺存的重地,該地區(qū)發(fā)現(xiàn)青銅器數(shù)…
張懋镕 著
《古文字與青銅器論集(第六輯)》是作者的第六《古文字與青銅器論集(第六輯…
王曉暉,李艷 著
中國古代洪水枯水題刻,數(shù)量多,內(nèi)容豐富,在其水文記錄的表現(xiàn)形式下蘊含著深…
常州博物館 編
《常州文博論叢》是連續(xù)性文博類綜合性學術出版物。本輯分為博物館論壇、考古…
《新出土簡帛古書與重寫思想史/通古察今系列叢書》主要分析了大量簡帛古書出…
四川博物院 編
文物承載悠久燦爛歷史,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和生生不息的實物見證,切實增強對…
中國文化遺產(chǎn)研究院 編
《北平研究院北平廟宇調(diào)查資料匯編(內(nèi)五區(qū)卷 套裝上下冊)》收錄了中國文化…
伍娟,納海洋,陳會全 著
《延續(xù)文化的脈動:貴州重要建筑及遺址保護研究》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通…
樊錦詩 主編 趙聲良 副主編 敦煌研究院 編…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倍鼗褪窍ED文化、埃及文化、印度文…
趙曉剛 著,趙曉剛,沈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沈陽考古文集(第7集)》共收錄考古調(diào)查、發(fā)掘報告、簡報、學術論文等文章…
姚江波 編
本書論述了銅鏡作為人們?nèi)粘I町斨?的梳 妝器具,其產(chǎn)生、發(fā)展、消亡的時間…
本書論述了中國古代錢幣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漫長的歲 月長河,產(chǎn)生了眾多的貨幣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