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不成影像的序
上編 電影論:電影的藝術、技術、商業(yè)與影像力量
第一章 導論:橫空出世--電影的世紀發(fā)明與輝煌
一、引言
二、藝術的適應性:19世紀西方世界的都市之光
1. 19世紀是西方工業(yè)社會最終確立的年代
2. 對傳統(tǒng)藝術類型風格上的變革和突圍
3. 照相攝影:新藝術類型的誕生與意義
4. 電影:改變人類藝術認識的世紀性發(fā)明
三、電影:作為大眾媒介的藝術
1. "玩意兒"消費:作為娛樂的電影
2. 媒介即信息:作為傳播媒介的電影
3. 電影:影像媒介的藝術
4. 影像敘事:電影是人的生存的精神創(chuàng)造
四、光的世界:作為藝術的電影
1. 我在,故我思:人的三個世界
2. 精神的永恒:人的存在向度
3. 敘事:藝術存在的理由與依據
4. 樣式:敘事材料與技藝的差異
第二章 原理論:電影敘事的特殊性
一、引子:電影原理的一體性
1. 材料與技藝:電影原理的規(guī)定性
2. 考古學:電影原理與特性的一體性
3. 悖性邏輯:電影特性的單向維度
4. 電影特性一體性的矛盾與統(tǒng)一
二、光影魔術:電影的技術性原理
1. 引子:技術對電影敘事的前提性
2. 光聲色:技術再現的敘事世界
3. 裝配與合成:技術再造的敘事世界
4. 原點與本根:電影技術性的邏輯與哲學
三、電影化敘事:電影的藝術性原理
1. 電影的藝術性原理:影像敘事的特殊性
2. 從畫面開始:電影化敘事的四大基本原則
3. 對立統(tǒng)一:電影化敘事的三大修飾詞
4. 情感世界:情感體現是電影化敘事的意義所在
四、商業(yè)美學:電影的資本性原理
1. 引子:作為本體特性的資本性
2. 混合性原理:電影資本的三大特征
3. 類型片生產:電影資本的邏輯延伸
4. 原理之原理:政治經濟學的商業(yè)美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