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輔教師用書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研究(量化與課堂實踐)

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研究(量化與課堂實踐)

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研究(量化與課堂實踐)

定 價:¥35.00

作 者: 郭玉峰 著
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教師用書 課堂教學/課堂管理 中小學教輔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53904634 出版時間: 2013-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57 字數:  

內容簡介

  《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研究:量化與課堂實踐》主要內容包括研究問題和研究價值、研究設計和研究方法、文獻綜述、數學基本活動經驗內涵的構建、數學基本活動經驗量表的創(chuàng)建、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量化研究、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課堂實踐研究、研究結論與展望等?!稊祵W基本活動經驗研究:量化與課堂實踐》的主要特色有兩點:一是明晰了數學基本活動經驗與基礎知識、數學能力的區(qū)分;二是創(chuàng)造性地給出學生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量表。量表分為水平維度和豎直維度,水平維度分為觀察聯(lián)想、歸納猜想、表達、驗證或證明四個方面,豎直維度分為三個層次水平:模仿階段、性質階段、實質階段。借助量表,對學生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現狀進行了量化,對日常課堂教學實踐進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研究(量化與課堂實踐)》從定性和定量兩個角度,對課程標準提出的“數學基本活動經驗”進行了深入、開創(chuàng)性的研究。

作者簡介

  郭玉峰博士,北京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全國數學教育研究會理事、《數學教育學報》編委。研究領域數學教育。在《Tsukuba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y in Mathematics》、《Australia: The China Papers-Tertiary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Teaching for the 21stCentury》、《課程?教材?教法》、《教育學報》、《中國教育學刊》、《數學通報》等國內、外核心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30余篇。參編著作3部,主持或參與多項國家級、省部級項目。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研究問題和研究價值
一、問題提出
(一)問題提出的背景
(二)問題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問題的確立
(一)明確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內涵
(二)創(chuàng)建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量表
(三)借助量表,對學生數學基本活動經驗進行量化
(四)借助量表,考查日常課堂積累學生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現狀
三、研究意義和研究創(chuàng)新
(一)澄清相關問題理論和實踐研究中的不足
(二)明確數學基本活動經驗提出的價值
(三)梳理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核心:形成歸納推理的思維模式
(四)研究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量表實施量化,進行課堂追蹤
第二章 文獻綜述
一、國內文獻研究
(一)為什么提出數學基本活動經驗
(二)數學基本活動經驗是什么-
(三)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分類
(四)數學基本活動經驗層次水平劃分
(五)數學基本活動經驗與“雙基”的關系
二、國外文獻研究
(一)從社會、文化、課堂等多重角度研究經驗,經驗是一個大范疇
(二)將“經驗”視為學習后的感受和體會
(三)從數學學科角度出發(fā),研究學生的數學學習經驗
三、文獻述評
第三章 研究設計、方法和過程
一、研究設計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問題
(三)研究假設
(四)研究重點和難點
二、研究方法
(一)文獻法
(二)調查法和統(tǒng)計法
(三)課堂觀察法
三、研究過程
(一)探究、摸索階段
(二)逐步明朗階段
(三)清晰、明確階段
四、測試問卷的研制過程
(一)測試問卷的研制過程
(二)正式測試問卷的確立
第四章 數學基本活動經驗內涵的構建
一、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提出
(一)關于數學的存在與作用的認識
(二)關于數學創(chuàng)造的認識
(三)關于學生的數學創(chuàng)造的認識
二、數學基本活動經驗內涵的構建
(一)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能力的大綱(課程標準)演變
(二)數學基本活動經驗與基礎知識、數學能力
(三)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內涵
第五章 數學基本活動經驗量表的創(chuàng)建
一、數學基本活動經驗量表:水平方向的維度劃分
(一)起始階段:觀察聯(lián)想
(二)積累的第二步:歸納猜想
(三)積累的第三步:數學表達
(四)積累的第四步:驗證或證明
二、數學基本活動經驗量表:豎直方向的層次水平劃分
(一)三級層次水平劃分:模仿、性質、實質
(二)層次水平劃分的實踐依據
(三)層次水平劃分的理論闡述
三、數學基本活動經驗量表的創(chuàng)建
第六章 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量化研究
一、量化工具:測試問卷
(一)測試目的
(二)測試題目考查目的、來源及設計思想
(三)測試題目權重分配及層次劃分
(四)測試題的評分依據
(五)測試對象的選擇和測試過程
二、量化數據:測試的數據結果
(一)各學校平均分
(二)各年級平均分
(三)每題得分
(四)四個維度得分
(五)每題各層次得分
(六)所有題目的聚類分析
三、量化結果:測試的主要結論
(一)初中學生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總體狀況一般
(二)歸納猜想維度,學生表現均衡,其他維度偏態(tài)分布
(三)聚類分析結果表明,學生數學基本活動經驗可分為三級層次水平
(四)學生不易達到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層次水平三
(五)達到數學基本活動經驗層次水平三,是平時數學成績中上等的學生
第七章 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課堂實踐研究
一、課堂實踐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
(二)研究方法
二、課堂實踐研究1:初中“一次函數”內容
(一)“一次函數”教科書內容的編排
(二)“抽象一次函數概念”的課堂實踐研究
(三)“一次函數”圖象的課堂實踐研究
(四)“一次函數”應用的課堂實踐研究
三、課堂實踐研究1的研究結果
(一)很多教師不能有意識地建立學生有效數學思維模式
(二)“課題學習”更多是應用題教學
(三)教學容易忽視學生的原始直觀
(四)教學應注意引導學生實現豐富聯(lián)想
四、課堂實踐研究2:“看圖編故事”測試
(一)測試問題
(二)測試目的和測試形式
(三)學生測試情況匯總
五、課堂實踐研究2的研究結果
(一)很多學生達到數學基本活動經驗層次水平三“認識實質”
(二)極少數學生達到數學基本活動經驗層次水平三“大跨度聯(lián)想”
(三)能“認識實質”的學生,期末數學成績一般較好
(四)達到層次水平三“大跨度聯(lián)想”有一定年齡和閱歷區(qū)分
第八章 研究結論、啟示與展望
一、研究結論
(一)數學基本活動經驗內涵的構建:建立一定的數學思維模式
(二)維度劃分:觀察聯(lián)想、歸納猜想、數學表達、驗證或證明
(三)層次水平劃分:模仿、性質、實質三級水平
(四)學生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現狀:總體一般
二、啟示與展望
(一)研究啟示一:由觀察啟發(fā)、特例揭示,歸納推理得到猜想
(二)研究啟示二:廣泛聯(lián)想,進入浮想聯(lián)翩的境地
(三)展望:繼續(xù)深入研究,落實課程目標要求
參考文獻
附錄1:預研究1
附錄2:預研究2
附錄3:正式測試問卷
附錄4:“看圖編故事”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