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念斷,百忍成金:舉大事者不忍則潰 
佛家思想之所以頻頻提倡“忍”,是因為忍耐是世上最好的修行。為人處世,只有明白了“忍”的真諦,領悟了“忍”的精髓,才能百忍成金,達到曠達從容的人生境界。 
百忍成金,生命更具張力 ? 
守柔不爭,得天庇護 ? 
常勝之道曰柔,忍是一種境界 
看透浮華,安身而退 
矮檐低頭,高堂昂首 ? 
忍受小敗,成功長久 ? 
急功近利,得不償失 
 ? 
第二章    拈花笑,忍一時苦:汝等眾生皆可成佛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外在的一切只是泡影,不要因為外在因素而太過于執(zhí)著。忍得外界所帶來的一時之苦,才會看見他人所看不到的世界。俗話說:“忍人之所不能忍,才能為人所不能為?!比?,生來皆苦,唯有忍耐當前的種種困難,方能在未來的道路上有所成就。 
忍耐嘲諷,舉世矚目 ? 
走出自卑,超越自己 
稍安勿躁,以靜制動 ? 
好馬也吃回頭草 ? 
不懂忍讓就會被假象蒙蔽 ? 
失去太陽時,忍耐是為等候星群 ? 
低頭是為了登堂入室 
磨礪身心,格物致知 
  
第三章    無所求,布施善因:上善若水任方圓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笔澜缟献钊岬臇|西便是水,但是水卻能滴穿石頭這樣堅硬的東西。做人應該像水一樣,去包容接納他人,以善助人,以禮待人,不求任何回報,這才是大善。只有大善之人,才懂得水的智慧。 
欲得善果,先種善因? 
不求,反而會得 ? 
先度自己,再度他人? 
幫別人其實就是幫自己? 
幸福來自于禮愛他人? 
善行,會令人心生敬意? 
施予不存回報心,才能快樂? 
  
第四章    勿貪婪,欲望如繭:鳳凰涅槃需凈心 
人生幾多苦痛,全由欲望帶來。欲望使人沉迷其中,失去本心。古語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庇粫衼頍o窮的災難,只有拋開欲望,不要貪婪無度,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浴火的鳳凰一般涅槃重生。 
勿沉溺于物欲,失去本心? 
無欲則剛,人生可通達? 
享受寂寞,修煉德行 ? 
不求虛名,不增負累? 
口袋是窮,志氣不窮? 
得失隨緣,心如止水? 
福禍相生,不求不怨? 
  
第五章   嗔妒滅,安貧樂道:當放下時且放下 
人生來便有七情六欲,會被情緒左右。而無論是生氣也好,怨恨也好,妒忌也好,都是讓人徒增煩惱的情緒。人應該有安貧樂道的心態(tài),以堅持自己的信念為樂。不要過于執(zhí)著,該放下的就放下。放下不僅是一種超然,更是一種氣魄,是一種讓生活重新開始的動力。 
放低姿態(tài),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 ? 
背著是累贅,放下是超然 
放下過去,才能重新開始 
切莫太執(zhí)著,該放必須放 ? 
  
第六章    勿執(zhí)念,動心忍性:云在青天水在瓶 
痛苦的根源便是過深的錯誤執(zhí)念,執(zhí)著太多會讓人深陷痛苦之中難以自拔。歷經困苦的磨礪,身心都得到修行?!缎绿茣?middot;陸象先傳》中說:“天下本無事,庸人擾之為煩耳?!狈畔聼o謂的執(zhí)念,珍惜當下才是真理,不要為自己白白尋了煩惱,迷失了自我。 
錯誤的執(zhí)著,痛苦的根源 ?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 
滅卻心頭火,剔起佛前燈 
追尋虛無縹緲,莫如知福惜福 ? 
放棄比較,回歸自我 ? 
誹謗當前,沉默是金? 
  
第七章    隨緣去,心平氣和:行直何需參禪 
人生的結局如何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以何種心態(tài)去面對人生。我們無法掌控人生最終的結果,但起碼能讓人生的過程變得有意義。不去強求,凡事隨緣,便能以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去面對人生,發(fā)現(xiàn)人生過程當中的美好。 
真理只藏于平淡之中? 
沒有永恒的快樂和痛苦? 
智者以不變應萬變? 
煩惱都是自己尋來的? 
并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的意義? 
天助自助者 
  
第八章    多忍耐,拒絕抱怨:感謝給你逆境的眾生 
許多人在面對逆境痛苦的時候,諸多抱怨,甚至心生怨恨。佛家講究因果,你現(xiàn)在所遭遇的逆境和痛苦,都是因為前世所造的孽。所以你應該感謝給予你逆境的眾生,他們在幫助你消除業(yè)障,而你只需要從抱怨之中走出來,靜心忍耐一切的不如意,就能摒除惡念,提高自身的心力。 
不要指望別人,能解救你的只有自己? 
誰說你一無所有?你看這滿屋的月色? 
從磨難中感悟人生? 
與其抱怨連天,不如多一分投入? 
改變不了大環(huán)境,可以先改變自己? 
退一步海闊天空? 
做一株謙卑的稻穗? 
  
第九章    懂包容,心寬即喜:水至清則無魚 
海之所以能成為海,是因為它有容納百川的氣度。包容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博大的胸懷。包容他人的缺點,包容他人的過錯,包容他人的不足,才能讓自己有寬闊的胸襟去笑對生活。 
包容他人,對己對人的無上福音? 
化解仇恨,將心中的鮮花贈予仇人? 
至察無徒,人不必事事認真? 
多些包容,怨恨也會煙消云散?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第十章    常釋懷,從容以對: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心靈的自在,為此不惜犧牲很多。人的心靈是很容易獲得自由的,因為沒有什么東西可以束縛住它??墒?,現(xiàn)在有很多的人在感嘆枷鎖沉重,其實,不是現(xiàn)實束縛心靈,而是自己把自己圈在了里面。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人生不是沒有陽光,而是缺乏感受陽光的心? 
常釋懷,才能真的快樂? 
不必為無謂的爭執(zhí)傷了自己? 
豁達樂觀,快樂常在? 
別讓自己的心背上沉重的包袱? 
學會接納,也就學會了快樂? 
角度變了,心情就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