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一《國語》文學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一)選題的背景
(二)選題的意義
二《國語》研究述略
(一)爭訟不休的《國語》編撰權問題
(二)褒貶不一的說理風格
(三)《國語》的敘事藝術研究
(四)《國語》的寫人藝術研究
(五)海外的《國語》研究現(xiàn)狀
第一章 春秋時期的歷史巨變與《國語》的編撰
第一節(jié) 禮崩樂壞下的理性思潮
一理性對天命的反叛與修正
二對社會何以為治的理性思考
三對個體生命價值的理性認識
第二節(jié) “語”類文獻的成熟與流行
一史家記言之傳統(tǒng)
二立言不朽之追求
三“語”類文獻的編撰之風
第三節(jié) 《國語》基本問題考論
一《國語》《春秋國語》及《春秋外傳》
二《國語》的編撰者
第二章 《國語》的編撰結構
第一節(jié) 編撰目的及材料遴選范圍
一《國語》的編撰目的
二《國語》選材范圍
第二節(jié) 《國語》的整體結構特征
一以國別為緯
二以時間為經
第三節(jié) 《國語》篇章結構模式
一三段論結構模式的特征及淵源
二三段論結構模式的各類“變體”
三《齊語》《吳語》《越語》對三段論的借鑒和運用
四三段論結構模式的發(fā)展趨勢
第三章 《國語》文風差異及其原因
第一節(jié) 《國語》文風差異的原因
第二節(jié) 《國語》文體文風的分國考察
一《周語》
二《魯語》
三《鄭語》
四《齊語》
五《晉語》
六《楚語》
七《吳語》《越語》
第三節(jié) 《國語》文體文風的縱向考察
一文體由單一趨向多樣
二內容由崇尚德行到趨向智慧權術
三表現(xiàn)手法趨向多樣化
第四章 《國語》說理藝術擷英
第一節(jié) 《國語》的說理章法
一立論正大而多樣
二論據廣博而精要
三結構謹嚴而有法
第二節(jié) 《國語》的說理方法
一以理服人法
二以勢懼人法
三揣摩人心法
四先聲奪人法
五服之以巧法
第三節(jié) 《國語》說理“繁冗”之反思
第五章 《國語》的敘事與寫人藝術
第一節(jié) 《國語》的敘事特征
一敘事簡括,惜墨如金
二原始要終,結構完整
三戲劇化的情節(jié)設計
四合理化的想象虛構
五《國語》敘事的缺陷
第二節(jié) 《國語》的寫人藝術
一言行表現(xiàn)法
二旁襯法
三虛實法
四叢見法
五互見法
第六章 《國語》語言的美學風范
第一節(jié) 《國語》語言的整體風貌
一平實暢達
二駢散相兼
三排中寓變
第二節(jié) 《國語》修辭手法舉隅
一比喻
二反問
三警策
四夸張、反語及其他
第三節(jié) 《國語》的虛詞研究
一《國語》虛詞的使用概況
二《國語》虛詞的藝術功用
馀論:殊途同歸,非之何急
——評柳宗元《非國語》對《國語》之非難
一對“誣妄”之說,全盤否定,有失公允
二批判“守禮”行為,不顧春秋現(xiàn)實
《國語》各章系年一覽表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