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第一節(jié) 關于“知識人”
一、舶來的“知識分子”概念
二、中國古代的“士”傳統(tǒng)
三、何為“知識人”
第二節(jié) 對于中國電影中知識人形象的相關研究
第三節(jié) 本書的研究價值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集體性話語:典型歷史語境下的知識人(1979~1987)
第一節(jié) 傷痕題材作品:對歷史是控訴也是告別
一、作為“過渡者”的女性
二、等來的“光明”的結尾
第二節(jié) 歷史斷裂所帶來的荒誕
一、《孩子王》:“無地彷徨”
二、《黑炮事件》:西方審美式的荒誕
第三節(jié) “新啟蒙”過程中的悖論
一、“工具理性”和“人道主義”
二、個人情感世界中的倫理沖突與矛盾——高加林之難
第二章 知識人成為中國現(xiàn)代性矛盾的集中體現(xiàn)對象(1988~2000)
第一節(jié) 家庭倫理的現(xiàn)代性迷失
一、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的沖突
二、歷史的負荷
三、人性內部沖突的體現(xiàn)
第二節(jié) 經濟社會下的尷尬地位
一、相對封閉的空間
二、知識人與暴發(fā)戶
第三節(jié) 《頑主》:王朔電影中知識人形象的解構
第四節(jié) 現(xiàn)代性之個體的審美化生存
一、感性欲望和過去時態(tài)
二、個體經驗的書寫和自我身份的獨特性指認
第三章 知識人地位的進一步邊緣化(2001~2008)
第一節(jié) 兩性關系中地位的變化
一、孩子成為講述者
二、從“主角”變?yōu)椤芭浣恰?br />第二節(jié) 專業(yè)上的困境
一、匱乏與妥協(xié)
二、語言/意義的尷尬和消退
第三節(jié) 對于真理把握能力的喪失
第四節(jié) 不那么“理想”的“理想主義者”
第四章 女性知識人形象的塑造
第一節(jié) 想象的能指:永恒的女性
第二節(jié) 反抗中的陷落:非理性的情緒型人物
一、“弗洛伊德”學說和成長故事
二、愛情理想的覆滅
三、對于身體政治的反抗
四、母女關系主題:女性知識人的自我省思
第三節(jié) 女性基本困境:“能指”與“所指”下的性別權力
第五章 知識人的身份認同方式之一:知識人與群眾的關系
第一節(jié) 知識、真理與權力
一、“家國夢想”和“民族國家認同”
二、知識價值和道德標準并重
第二節(jié) 精英主義話語與時代焦慮的隱形表達
第三節(jié) 知識人群生相與現(xiàn)實主義風格
第四節(jié) 知識人的兩性關系:知識人與群眾關系的隱喻性文本
一、被毀滅的個體:啟蒙是否可能?
二、“同是天涯淪落人”:非啟蒙性的兩性關系
三、被誤讀和被嘲諷的啟蒙:并非合理的兩性關系
第六章 知識人的身份認同方式之二:知識人與西方世界的關系
第一節(jié) 知識人在現(xiàn)代化敘事中的矛盾心理:外在的西方世界
一、西方是啟蒙的歷史性訴求對象
二、西方是非情感性的存在
第二節(jié) 知識人自我認同的分裂:走進西方世界
一、身份的迷失
二、文化的沖突
第三節(jié) 知識人在全球化語境下的民族主義精神:征服西方世界
一、來自“西方”的妥協(xié)
二、來自“本土”的勝利
結語 電影與知識人
參考影片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