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中華傳統(tǒng)文化
第一章 歷法常識
我國是世界上天文學發(fā)展最早的國家之一。由于生產與生活的需要,人們逐漸開始了對天文現象的觀察和研究(據史料記載,我國從遠古時代就開始了此項活動)。經過歷代人不斷的努力,積累了豐富的天文學知識,不僅給我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方便,還為我們解開了不少謎團。
一、萬年歷由來的傳說
二、陽歷和陰歷
三、天干地支紀法
四、六十甲子
五、閏日、閏月和閏年
六、星期的來歷
七、四季的成因及劃分
八、月相
九、陰陽五行說
第二章 生肖星宿
生肖是中國和東南亞等地區(qū)的一些民族用來代表年份和人的出生年的十二種動物,每個人的生年都有一個動物作為生肖;由于生產與生活的需要,人們對天上的一些星星也進行了研究,因此就有了二十八星宿和十二星座之說。十二星座不僅是我國古代的研究發(fā)現,對其起源,國外也流傳著不同的神話傳說。
一、有關十二生肖產生的歷史
二、十二生肖排序的傳說
三、十二生肖年份對照表
四、生辰八字
五、生辰八字的推算規(guī)律
六、我國古代的二十八星宿
七、二十八星宿與擇吉避兇
第三章 二十四節(jié)氣
二十四節(jié)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僅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由于中國農歷是一種“陰陽合歷”,它不能完全地反映太陽運行的周期,而中國又是一個農業(yè)大國,農業(yè)生產需要嚴格遵守太陽的運行規(guī)律,由于農歷不能準確地指導農業(yè),因此在歷法中就又增加了單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的二十四節(jié)氣。
一、二十四節(jié)氣的起源
二、二十四節(jié)氣簡表
三、二十四節(jié)氣所對應的黃道位置
四、與二十四節(jié)氣有關的詩歌
五、與二十四節(jié)氣有關的對聯
六、與二十四節(jié)氣有關的農諺
七、二十四節(jié)氣與農業(yè)的關系
第四章 姓氏文化
《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妊人(女子)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后,姓氏合二為一,皆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梢姡袊帐衔幕彩窃催h流長且內涵豐富的。
一、姓氏的歷史知識
二、姓氏的由來
三、姓與氏的關系
四、百家姓
五、古人的改姓現象
六、古人的名和字
七、古人的號
第五章 傳統(tǒng)節(jié)日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形式多樣,種類繁多,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而成的。可以說,從農歷的年初到年尾,幾乎每個月都有節(jié)日,而這些節(jié)日的慶?;顒踊蛘哒f是節(jié)日習俗都因節(jié)、因地而異。
一、正月初一賀新春
二、正月十五鬧元宵
三、二月二龍?zhí)ь^
四、禁煙掃墓寒食節(jié)
五、掃墓祭祖清明節(jié)
六、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
七、六月六姑姑節(jié)
八、七月七牛郎會織女
九、七月十五鬼節(jié)
十、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
十一、九月九重陽節(jié)
十二、十月一燒紙衣
十三、冬至莫忘吃餃子
十四、臘月初八喝臘八粥
十五、臘月二十三祭灶神
十六、除夕守歲到天明
第六章 婚喪壽誕祭祀禮俗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不僅創(chuàng)造了豐富燦爛的歷史文化,還形成了嚴格的道德禮儀規(guī)范,因此,被世人稱之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禮儀不僅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guī)缀跎婕吧鐣畹姆椒矫婷?,例如婚喪、壽誕、祭祀等。而涉及社會生活后的禮儀則被我們習慣性地稱為禮俗。
一、結婚禮俗
二、生育禮俗
三、賀壽禮俗
四、喪葬禮俗
五、祭祀禮俗
第七章 民間信仰
民間信仰是一種伴隨著人類社會發(fā)展始終的文化現象。而中國的民間信仰則主要是指俗神信仰。人們把傳統(tǒng)信仰中的神靈和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對己有利的人物神化,然后經過反復的篩選、淘汰與組合,從而構成了一個雜亂的神靈信仰體系,用拜祭的方式祈求神靈幫助自己實現夙愿。
一、玉皇大帝
二、王母娘娘
三、福神
四、祿神
五、壽星
六、財神
七、喜神
八、門神
九、灶神
十、鐘馗
十一、床神
十二、土地神
十三、四大菩薩
十四、彌勒佛
十五、送子觀音
十六、月老
十七、雷公電母
第八章 對聯習俗
對聯,又稱楹聯、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等,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于桃符,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相傳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一、春聯習俗
二、婚聯習俗
三、壽聯習俗
四、挽聯習俗
第二篇 萬年歷表
一、1931~1940年
二、1941~1950年
三、1951~1960年
四、1961~1970年
五、1971~1980年
六、1981~1990年
七、1991~2000年
八、2001~2010年
九、2011~2020年
十、2021~203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