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1.2.1 國內外研究成果統(tǒng)計比較
1.2.2 國外研究進展
1.2.3 國內研究進展
1.2.4 國內外研究總結
1.3 研究思路與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與工具
1.4 研究特色與創(chuàng)新之處
2 網絡信息搜索行為的實質
2.1 網絡信息搜索行為的定義及產生
2.2 網絡信息搜索行為理論
2.2.1 意義構建理論視角下的網絡信息搜索行為
2.2.2 認知心理學視角下的網絡信息搜索行為
2.2.3 IR系統(tǒng)視角下的網絡信息搜索行為
2.2.4 決策學視角下的網絡信息搜索行為
2.3 網絡信息搜索行為要素
3 高校學生網絡信息搜索行為模型
3.1 網絡信息搜索行為相關模型
3.1.1 幾種經典的模型
3.1.2 相關模型的比較分析
3.2 高校學生網絡信息搜索行為影響因素
3.2.1 行為主體相關因素
3.2.2 搜索任務相關因素
3.2.3 信息系統(tǒng)相關因素
3.2.4 搜索環(huán)境相關因素
3.3 理論模型的提出
4 高校學生網絡信息搜索行為研究實驗
4.1 實驗設計
4.1.1 變量設置
4.1.2 實驗工具
4.1.3 實驗步驟
4.2 數據獲取
4.2.1 樣本統(tǒng)計
4.2.2 實驗有效性檢驗
4.3 實驗的局限性
5 高校學生網絡信息搜索水平
5.1 高校學生網絡信息搜索總體水平
5.1.1 高校學生網絡信息搜索總體效能及效率
5.1.2 高校學生網絡信息搜索行為總體評價
5.2 不同場景模擬下的行為結果對比
5.2.1 不同任務主題下的搜索行為結果
5.2.2 不同行為目標下的搜索行為結果
5.2.3 不同搜索工具下的搜索行為結果
5.2.4 不同信息資源下的搜索行為結果
6 高校學生網絡信息搜索行為特征
6.1 高校學生網絡信息搜索行為過程特征
6.1.1 問題定義階段特征
6.1.2 需求表達階段特征
6.1.3 信息搜尋階段特征
6.1.4 信息利用階段特征
6.1.5 高校學生網絡信息搜索行為過程比較分析
6.2 高校學生網絡信息搜索行為模式特征
6.2.1 幾種典型的網絡信息搜索行為模式
6.2.2 網絡信息搜索行為模式的聚類實現
6.2.3 高校學生網絡信息搜索行為模式特征
6.2.4 高校學生網絡信息搜索行為模式比較分析
7 高校學生網絡信息搜索行為模型實證
7.1 高校學生網絡信息搜索行為過程單因素顯著性分析
7.1.1 問題定義階段的單因素檢驗
7.1.2 需求表達階段單因素檢驗
7.1.3 信息搜尋階段單因素檢驗
7.1.4 信息利用階段單因素檢驗
7.2 高校學生網絡信息搜索行為模式的Logistic回歸分析
7.2.1 多項分類Logistic回歸原理及步驟
7.2.2 數據預處理
7.2.3 回歸模型的擬合評價
7.2.4 模型解釋及模式識別
7.3 高校學生網絡信息搜索行為模型的修正
7.3.1 修正后的模型解釋
7.3.2 模型的比較分析及假設檢驗
8 討論與思考
8.1 網絡信息搜索行為影響因素的討論
8.1.1 行為主體與網絡信息搜索行為
8.1.2 搜索任務與網絡信息搜索行為
8.1.3 信息系統(tǒng)與網絡信息搜索行為
8.1.4 搜索環(huán)境與網絡信息搜索行為
8.2 提升高校學生網絡信息搜索水平的措施
8.2.1 我國高校學生網絡信息搜索水平現狀的反思
8.2.2 高校信息素養(yǎng)教育及信息服務工作的建議
8.2.3 網絡資源建設策略
8.2.4 網絡搜索系統(tǒng)設計策略
9 結論及展望
9.1 研究結論
9.2 主要貢獻
9.2.1 理論貢獻
9.2.2 實踐啟示
9.3 不足與展望
中外文參考文獻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