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論互聯網的文化與倫理價值:網絡改變中國

互聯網的文化與倫理價值:網絡改變中國

互聯網的文化與倫理價值:網絡改變中國

定 價:¥29.00

作 者: 馬云馳,白斯木 著
出版社: 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802198883 出版時間: 2011-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24 字數:  

內容簡介

  《互聯網的文化與倫理價值:網絡改變中國》分析了網絡文化對人類社會產生的重大影響,剖析了網絡文化對人的發(fā)展的正、負火系效應,揭示了人在與網絡文化互動中的發(fā)展規(guī)律,設計了指向人的全面發(fā)展之網絡文化的培育目標、培育模式和培育機制,為網絡文化與人的發(fā)展找到了一個互動共贏的、具有深刻實踐意義的歸宿。

作者簡介

暫缺《互聯網的文化與倫理價值:網絡改變中國》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部分 網絡與公共空間
第一章 網絡與公共空間
一、公共空間概念綜述
二、“江湖”:若隱若現的公共空間
三、網絡構建了公共空間
四、功能主義視角中的網絡公共空間
第二章 網絡公共空間初探
一、勝于公共空間的“天涯”
二、QQ群探微
三、博客:從私人到公共
第三章 網絡與民主權利
一、重述民主
二、網絡使公民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三、網絡對民主的促進作用
第四章 網絡與文化權利
一、網絡使公民實現了文化權利
二、網絡信息發(fā)布權與自我價值的實現
三、網絡營造了更寬松和更多元的文化環(huán)境
四、維基化世界
五、公開課的美劇邏輯
第二部分 網絡與文化
第五章 新漢語時代
一、奇奇怪怪的網絡語言
二、作為個案的“火星文”考察與分析
三、語言新革命
第六章 網絡媒體的崛起
一、后來居上的網絡媒體
二、網絡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誰更主流?
三、從受眾到公民
四、天生麗質難自棄的網絡媒體
第七章 博客的“紋”、“化”功夫
一、博客概述
二、博客的社會學意義
三、博客的文化意義
四、博客的“紋”、“化”功夫
第八章 規(guī)矩的網絡“盲動”
一、認同的力量”
二、群體夢魘的終結
三、新集體的網絡結成
第九章 網絡文化:問題與困惑
一、網絡的去性別化特征會消解我們關于性別的文化差異么?
二、網絡的泛愛與博愛意味著什么?
三、距離感:近了還是遠了?
四、個人會迷失于過分的個性表達中么?
五、分離感:肉體脫離效應
第三部分 網絡與道德
第十章 匿名、流動性與道德需求
一、匿名的社會及個人行為
二、流動性及其道德意義
三、匿名和流動性對道德的需求
四、匿名有助于個人發(fā)展和社會繁榮
五、匿名與流動性有助于公共觀念和公共道德的生成
第十一章 “人肉搜索”的前世今生
一、經典案例回放
二、游走于道德與法律之間
三、可控的“人肉引擎”
第十二章 網絡技術的道德意義
一、網絡安全并非純技術問題
二、網絡時代的隱私
三、隱私及隱私權的困境
四、法律途徑解決隱私問題的困境與思考
第十三章 網絡類市場環(huán)境與道德的自發(fā)生長
一、道德的自生自發(fā)性
二、網絡與個人自主性
三、網絡創(chuàng)造了自主性生長的環(huán)境
四、網絡、自由與道德
第十四章 網絡與傳統(tǒng)道德的現代轉變
一、傳統(tǒng)道德的現代轉變
二、網絡在傳統(tǒng)道德的現代轉變中的作用
三、道德自覺是信息時代倫理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