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總則 1.1 編寫目的 1.2 適用范圍 1. 3 基本原則 1.4 與現有規(guī)范的關系2 術語與符號 2.1 術語 2.1.1 結構耐久性Structure durabi1ity 2.1.2 耐久性作用Durabi1ity action 2.1.3 腐蝕Deterioration 2.1.4 劣化Degradation 2.1. 5 碳化作用Carbonation 2.1.6 氯鹽侵蝕作用Ch1oride penetration 2.1.7 凍融循環(huán)作用Freeze—thaw cyc1e 2.1.8 硫酸鹽腐蝕作用Su1fate attack 2.1.9 磨蝕作用Abrasion 2.1.10 設計使用壽命Design service 1ife 2.1.11 耐久性能極限狀態(tài)Durabi1ity 1imit state 2.1.12 橋梁使用年限Bridge service 1ife 2.1.13 維護Maintenance 2.1.14 維修Repair 2.1.15 可檢查性Examinabi1ity 2.1.16 可維修性Repairabi1ity 2.1.17 可更換性Rep1aceabi1ity 2.1.18 劣化模型Degradation mode1- 2.1.19 混凝土侵入性Penetrabi1ity of concrete 2.1.20 擴散Diffusion 2.1.21 混凝土的氯離子擴散系數ch1oride diffusion coeffjcient of concrete 2.1.22 含氣量Entrained air content 2.2 符號3 橋梁和構件設計使用壽命的確定 3.1 設計使用壽命和實際使用壽命 3.1. 1 設計使用壽命和實際使用壽命的關系 3.1.2 設計使用壽命確定的原則 3.2橋梁整體壽命 3.2.1 橋梁整體設計使用壽命確定的原則和目標 3.2.2 橋梁整體實際使用壽命的終結 3.2.3 建議橋梁整體設汁使用壽命 3.2.4 橋梁設計使用壽命的不確定性 3.3 橋梁構件壽命 3.3.1 橋梁構件設汁使用壽命確定的原則和目標 3.3.2 橋梁構件實際使用壽命的終結 3.3.3 基于壽命特點的橋梁構件類型 3.3.4 橋梁構件設計使用壽命的確定 3.3.5 建議橋梁構件設計使用壽命 3.4 常用構件建議設汁使用壽命的修正方法 3.4.1 構件設計使用壽命建議公式 3.4.2 養(yǎng)護影響系數 3.4.3 橋梁重要性系數 3.4.4 橋梁構件更換難易系數4 公路橋梁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能設計過程、要求及方法 4.1 耐久性能設計 4.2 耐久性能設計過程 4.2.1 耐久性能設計輸入 4.2.2 橋址環(huán)境調查及參數確定 4.2.3 基于耐久性的概念設計 4.2.4 耐久性環(huán)境作用區(qū)劃及分析 4.2.5 耐久性能極限狀態(tài)設計 4.2.6 耐久性能演變分析5 公路橋梁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概念設計 5.1 基于耐久性的概念設計 5.2 基于耐久性能的材料選用要求 5.3 基于耐久性能的施工過程設計要求 5.4 基于耐久性能的構造設計要求 5.5 基于耐久性能的管養(yǎng)設計要求6耐久性環(huán)境作用區(qū)劃 6.1 耐久性環(huán)境作用的等級區(qū)劃 6.2 區(qū)劃方法 6.3 環(huán)境類別 6.4 耐久性作用等級 6.4.1 碳化作用 6.4.2 氯鹽侵蝕作用 6.4.3 凍融循環(huán)作用 6.4.4 硫酸鹽腐蝕作用 6.4.5 磨蝕作用7 耐久性混凝土材料的選用 7.1 碳化環(huán)境中混凝土材料的選用 7.2 氯鹽侵蝕環(huán)境中混凝土材料的選用 7.3 凍融環(huán)境中混凝土材料的選用 7.4 硫酸鹽腐蝕環(huán)境中混凝土材料的選用 7.5 磨蝕環(huán)境中混凝土材料的選用8 耐久性作用的極限狀態(tài)設計 8.1 碳化作用的極限狀態(tài)設計 8.1.1 碳化作用的設汁要求 8.1.2 碳化作用的極限狀態(tài)設計表達式 8.1.3 碳化驗算位置說明 8.1.4 碳化深度的計算方法 8.2 氯鹽侵蝕作用的極限狀態(tài)設計 8.2.1 氯鹽侵蝕作用的設計要求 8.2.2 氯鹽侵蝕作用的極限狀態(tài)設計表達式 8.2.3 氯離子濃度的計算方法 8.2.4 考慮碳化和氯鹽侵蝕耦合作用的氯離子濃度的計算方法 8.3 凍融循環(huán)作用的極限狀態(tài)設計 8.3.1 凍融循環(huán)作用的設計要求 8.3.2 凍融循環(huán)的極限狀態(tài)設計表達式 8.3.3 抗凍等級的確定方法 8.4 硫酸鹽腐蝕的耐久性極限狀態(tài)設計 8.4.1 硫酸鹽腐蝕的設計要求 8.4.2 硫酸鹽腐蝕的極限狀態(tài)表達式 8.4.3 抗壓強度耐蝕系數的確定方法 8.5 磨蝕作用的極限狀態(tài)設計 8.5.1 磨蝕作用的設計要求 8.5.2 磨蝕作用的極限狀態(tài)設汁表達式 8.5.3 磨蝕率的確定方法9本指南用詞說明附錄A 耐久性設計的數值計算方法 附A.1 適用條件 附A.2 耐久性失效前的數值計算方法 附A.2.1 碳化作用 附A.2.2 氯離子侵蝕作用 附A.3 耐久性失效后的數值計算方法 附A.3.1 構件承載能力退化過程 附A.3.2 構件整體開裂過程附錄B 耐久性能演變分析 附B.1 混凝土橋梁結構耐久性分析系統(tǒng)整體流程 附B.1.1 數據輸入 附B.1. 2 施工過程分析 附B.1.3 退化過程分析 附B.1.4 基于概率的混凝土橋梁耐久性分析方法 附B.2 混凝土橋梁性能演變過程分析介紹 附B.2.1 數據輸入 附B.2.2 截面性能退化初步分析 附B.2.3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關鍵參數時變分析 附B.2.4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關鍵參數時變分析附錄C 算例分析 附C.O.1 工程介紹 附C.O.2 耐久性極限狀態(tài)驗算 附C.0.3 設汁修正 附C.O.4 性能演變分析 附C.O.5 結論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