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榮縣人民代表大會志》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堅持科學發(fā)展觀和實事求是的原則,客觀地記述了萬榮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建立、發(fā)展、完善的過程,全面反映了本縣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的歷史進程。本志上限至1950年元月萬泉、榮河縣首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召開,下限至2009年12月底。《萬榮縣人民代表大會志》按卷、章、節(jié)、目結構形式設置;以志為主,記、述、傳、錄、圖、表并用,橫排豎寫,詳近略遠。本志文字表述采用語體文記述,數(shù)字使用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使用。《萬榮縣人民代表大會志》中的稱謂,首次出現(xiàn)用全稱,后則多用簡稱。本志采用公元紀年。本志“卷八,人物”卷中人物按任職屆次先后順序排列。同屆次副主任以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發(fā)布的選舉公告順序排列;常委會委員、省市人大代表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本志資料主要來源于縣人大檔案室和縣檔案館,以及《萬榮縣志》、《中國共產黨萬榮縣歷史紀事》和有關部門、有關人員提供的經過考證的資料,一般均不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