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明末農民戰(zhàn)爭的背景
第一節(jié) 明后期政治的腐敗
第二節(jié) 土地高度集中
第三節(jié) 國家財政的破產和賦稅的加派
第四節(jié) 水利失修和災荒頻仍
第五節(jié) 軍制的敗壞
第六節(jié) 裁驛遞
第七節(jié) 農民大起義的前奏
第二章 明末農民戰(zhàn)爭的爆發(fā)
第一節(jié) 陜西農民首建義旗
第二節(jié) 勤王兵的嘩變
第三節(jié) 張獻忠、李自成參加起義
第四節(jié) 起義早期的特點
第三章 起義初期明政府的對策和義軍主力轉入山西
第一節(jié) 楊鶴主撫政策的失敗
第二節(jié) 起義軍在山西的發(fā)展
第三節(jié) 陜西起義軍的堅持斗爭
第四節(jié) 起義軍的詐降和突破黃河天險
第四章 起義中期的千里轉戰(zhàn)
第一節(jié) 向中原進軍
第二節(jié) 起義軍的漢中突圍
第三節(jié) 起義軍的大舉入豫和所謂“滎陽大會”
第四節(jié) 起義軍攻克鳳陽
第五節(jié) 崇禎八年起義軍在陜西的勝利
第六節(jié) 明廷的剿撫并用和高迎祥的犧牲
第七節(jié) 李自成等部進軍四川
第五章 明末農民戰(zhàn)爭一度轉入低潮
第一節(jié) 明廷十面張網和增兵增餉
第二節(jié) 李自成等部連遭挫折
第三節(jié) 張獻忠、羅汝才部的“受撫”
第四節(jié) 谷城、房縣“受撫”的透視
第六章 張獻忠、羅汝才重舉義旗和楊嗣昌督師的慘敗
第一節(jié) 剿餉延期和加派練餉
第二節(jié) 張獻忠、羅汝才等部再次起義
第三節(jié) 楊嗣昌奉命督師
第四節(jié) 瑪瑙山之役
第五節(jié) 張獻忠、羅汝才部轉戰(zhàn)四川
第六節(jié) 張獻忠、羅汝才部的出川和攻克襄陽
第七章 李自成起義軍在河南的大發(fā)展
第一節(jié) 李自成起義軍挺進河南
第二節(jié) 李自成起義軍攻克洛陽
第三節(jié) 李自成起義軍首攻開封和項城戰(zhàn)役
第四節(jié) 李自成、羅汝才聯軍二攻開封
第五節(jié) 襄城之役和三攻開封
第六節(jié) 侯恂督師和起義軍一敗孫傳庭
第七節(jié) 革、左五營同李自成部義軍的聯合作戰(zhàn)和攻克汝寧
第八節(jié) 李自成起義軍在河南凱歌行進的原因
第八章 李自成起義軍南下湖廣和襄陽政權的建立
第一節(jié) 李自成等部南下湖廣
第二節(jié) 起義軍的走向統(tǒng)一和“羅、賀事件”
第三節(jié) 襄陽政權的建立
第九章 張獻忠起義軍的進軍湖廣、江西
第一節(jié) 張獻忠部的轉戰(zhàn)豫皖
第二節(jié) 張獻忠部占領武昌
第三節(jié) 張獻忠部南下湘贛
第四節(jié) 大西政權在湘贛的設施
第十章 孫傳庭部的覆滅和李自成西安建國
第一節(jié) 吳甡督師之議
第二節(jié) 孫傳庭的出關和覆滅
第三節(jié) 李自成起義軍占領西安
第四節(jié) 李自成起義軍的收取三邊
第五節(jié) 建國大順
第六節(jié) 大順軍的渡河東征和永昌元年詔書
第七節(jié) 寧武之戰(zhàn)和勢如破竹的進軍
第八節(jié) 大順軍的南線作戰(zhàn)
第十一章 明朝在覆滅前的掙扎
第一節(jié) 李建泰奉命督師
第二節(jié) 調吳三桂部進關之議
第三節(jié) 南遷之議
第四節(jié) 沒頂之際的幾根稻草
第十二章 明王朝的覆亡和山海關之戰(zhàn)
第一節(jié) 大順軍攻克北京
第二節(jié) 大順政權在北京期間的措施
第三節(jié) 山海關戰(zhàn)役
第四節(jié) 大順軍的放棄北京
第十三章 大順政權的失敗
第一節(jié) 明朝官紳的叛亂
第二節(jié) 李自成返回西安時的部署
第三節(jié) 清軍占領山西
第四節(jié) 懷慶之役和清軍占領西安
第五節(jié) 西北地區(qū)明降官降將的叛亂和該地區(qū)大順政權的崩潰
第六節(jié) 李自成的犧牲和大順政權的失敗
第十四章 大西軍在四川
第一節(jié) 大西軍的入川
第二節(jié) 張獻忠在四川建國
第三節(jié) 官紳地主的叛亂和大西政權的加緊鎮(zhèn)壓
第四節(jié) 張獻忠的犧牲及大西政權失敗的原因
第十五章 弘光政權的覆亡和南方的階級斗爭形勢
第一節(jié) 弘光朝廷“借虜平寇”政策的破產
第二節(jié) 南方農民反對封建統(tǒng)治的斗爭的特點
第三節(jié) 南方的佃變
第四節(jié) 南方的奴變
附錄
說明
(一) 大順政權地方官員表
(二) 大西政權地方官員表
(三) 山海關戰(zhàn)役后三個月內官紳叛亂情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