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間資本的流動性不斷增強,世界各國對資本、技術等流動性生產要素的競爭日趨激烈,國際稅收競爭不斷加劇。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的世界性減稅浪潮持續(xù)發(fā)展,進入新的世紀后,許多發(fā)達國家又已開始著手實施基礎性稅制改革,以提高其稅制的競爭力。另一方面,面對國際稅收競爭所帶來的挑戰(zhàn),90年代中期以后,OECD針對避稅港及其成員國內部的“有害優(yōu)惠稅制”發(fā)起了“反有害稅收競爭”行動,力圖通過國際稅收協調來遏制稅收競爭;與此同時,歐盟內部也在進行著反有害稅收競爭以及謀求和推動成員國之間的稅制協調的努力。競爭還是協調,是世界各國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不得不面對的選擇。我國在1994年稅制改革中初步建立了與市場機制相適應的稅制框架,在我國目前針對漸進式改革中遺留的問題進一步改革和完善稅制的過程中,經濟全球化以及國際稅收競爭對我國的稅制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如何應對國際稅收競爭和稅收協調,如何構建與經濟全球化相適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資本稅制成為我國當前稅收工作所面臨的新的課題。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稅收競爭和紛繁復雜的國際稅收協調,本文試圖在對國際稅收競爭的實際經濟效應、國際稅收競爭是否有害、國際稅收協調的本質、必要性及未來發(fā)展趨勢以及開放經濟條件下的最優(yōu)資本課稅等一系列基本問題進行探索和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國情和現行資本稅制的運行狀況求解我國應對國際稅收競爭和協調的立場和對策。本文的基本觀點和主要研究結論為:國際稅收競爭通過與跨國公司行為的互動影響著世界投資區(qū)位選擇和資源配置,同時,在宏觀層面上會促使競爭參與國所得稅稅率的下降并導致稅負要素分布發(fā)生轉移。各國問由于擁有資源稟賦的不同,在現實中進行的是不對稱稅收競爭,國家規(guī)模、生產集中度以及對再分配的偏好程度等等因素都會對一國在國際稅收競爭中的位置和得失產生影響。因此稅收競爭對于單個國家的實際經濟效應還取決于該國的實際情況及其稅收競爭戰(zhàn)略選擇。國際稅收競爭從總體上有利于優(yōu)化稅制、提高政府效率和促進經濟增長,因而有利于提高世界經濟效率;只有那些無實質性經濟活動要求,旨在利用納稅人實施轉讓定價等避稅措施來吸引他國稅基的稅收競爭行為,因其會導致公共物品消費和付費的不對稱而有悖公平競爭原則,并損害經濟效率。抵制這種不正當稅收競爭的有效手段應是強化反避稅措施,從而阻斷不正當稅收競爭賴以實施的利潤轉移機制。以抑制稅收競爭為目標的稅制協調的本質是各國政府問的高稅同盟,這樣的稅制協調會導致降低一國政府對市場變化做出反應的靈敏度,削弱其利用稅收政策進行宏觀調控的能力,阻礙各國政府實施改革,優(yōu)化本國稅制等負面作用,同時,從未來發(fā)展趨勢來看,試圖通過稅制協調遏制稅收競爭的努力也將難有成效。因此,稅收競爭是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不可逆轉的趨勢,順應這一趨勢構建具有競爭力的資本稅制是我國今后稅制改革的重要任務。開放經濟條件以及國際稅收競爭對最優(yōu)資本課稅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資本稅制模式的設置中,對于大國而言,減除公司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對資本的經濟性重復征稅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對于跨國所得的課稅,來源地課稅原則應是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稅制的有益方向;在國際稅收競爭戰(zhàn)略中,稅收優(yōu)惠政策僅能作為輔助性手段在特定領域中加以運用。近年來,在國際稅收競爭的作用下,世界資本稅制改革呈現出一些共同的特征和趨勢,主要包括降低稅率和拓寬稅基、跨國所得課稅原則逐漸向來源地稅收管轄權傾斜、減除對資本所得經濟性重復征稅的進程加快、東歐比例稅改革的影響范圍不斷擴大、對研發(fā)活動的稅收激砌不斷增強、免稅期政策在一些發(fā)展中國家競爭FDI的策略中趨于弱化等幾個方面。這些特征和趨勢對我國確定國際稅收競爭對策和稅制改革措施具有重要的啟示和借鑒意義。根據上述研究結論,從我國作為發(fā)展中大國的國情出發(fā),我國應對國際稅收競爭的基本策略是:一方面,積極參與國際稅收競爭,提高我國稅制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強化反避稅措施,加強國際征管合作,限制跨國公司的避稅活動。為此,我國需調整以稅收優(yōu)惠政策吸引外資的策略,實施基礎性稅制改革,構建適應經濟全球化要求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資本稅制,具體措施包括1.在企業(yè)所得稅中對跨國所得課稅引入“參與免稅法”,提高稅制競爭力;2.統(tǒng)一采用股息免稅制消除對資本所得的經濟性重復征稅;3.進一步研究明確境外合伙企業(yè)的稅收地位;4.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對研發(fā)活動的稅收激勵。另一方面,針對國際稅收競爭所同時帶來的避稅港稅收競爭及轉讓定價避稅活動增多的問題,我國應進一步強化反避稅措施,研究制定避稅港對策稅制一受控外國公司法,加強情報交換等國際合作以及推進反避稅征管實踐,避免不公平的國際稅收競爭對我國稅收主權和財政利益造成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