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獨立學院的學生,人們通常會想到與他們對應的幾個詞:家里經濟寬裕,學生成績不富裕;學問不大,脾氣大,雖不缺玩卻貪玩,甚或沾點不良習氣。作為長期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這所全國重點大學從事學生工作的我,也曾有這樣的看法,并且認為這樣的學生教育與管理難度指定不會小。自2009年來到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負責招生就業(yè)工作以來,與這里的學生打交道有了更多的機會,漸漸地我的看法在轉變。我發(fā)現了他們越來越多的優(yōu)點:個性鮮明,思維活躍,興趣廣泛;自身定位準確,目標明確,敢想敢干,動手能力強;社會閱歷豐富,心理素質高,環(huán)境適應能力強;懂得珍惜,懂得感恩。至于高考成績不理想,堪稱原因復雜:或是教育條件落后,或是偏科、學習方法不佳,或是臨場發(fā)揮失常,等等。只要有人在乎他們,關心他們,指導他們,給他們機會,給他們資源,這些孩子就會健康、茁壯地成長。有時,我戲稱他們?yōu)椤皯嚱逃穆┚W者”和“素質教育的幸存者”。事實上,大學的教育管理者們無不愿意幫助學生成長,但結果差強人意,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沒有真正地了解學生,采取的措施缺乏針對性與實效性。因此,了解學生,是做好學生教育管理的第一步。能讓學生敞開心扉,愿意與我們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是我們了解他們的有效途徑。有感于斯,本人決心廣泛收集獨立學院學生成長的案例,以期形象直觀地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求和所為,探尋他們成長的規(guī)律,為獨立學院學生的教育管理做點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