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論》《昌言》是漢代的兩部子學名著,作者分別為東漢的崔寔、仲長統(tǒng)。兩書關注點集中于東漢之社會政治,對我們研究當時的社會很有參考價值?!墩摗酚址Q《正論》或《本論》,其主要內容是提倡節(jié)儉,反對官吏貪污腐敗,主張地方官應久任,倡導實行徙民實邊來調整人口與耕地的比例等等。該書在當時產生的影響很大,仲長統(tǒng)稱“凡為人主,宜寫一通,置之坐側”?!恫浴返幕舅枷肱c《政論》相類,仲長統(tǒng)針對當時的社會弊病,主張實行新的土地分配方案以限制兼并,重視農桑以充實國庫蓄積,反對外戚宦官專權等。兩書均據嚴可均《全后漢文》整理,參以《后漢書》本傳、《群書治要》、《意林》等,對文字做了嚴謹?shù)男?薄蓵戒浳淖只蜉嬩涁?,或條述歷代評議,很有資料價值。孫啟治先生在《政論校注》凡例中稱:“今人注解古書,大要出于二途,曰通俗,曰研究。通俗者以譯文或串講大意為主,注則簡略,聊為應景... (展開全部) 《政論》《昌言》是漢代的兩部子學名著,作者分別為東漢的崔寔、仲長統(tǒng)。兩書關注點集中于東漢之社會政治,對我們研究當時的社會很有參考價值?!墩摗酚址Q《正論》或《本論》,其主要內容是提倡節(jié)儉,反對官吏貪污腐敗,主張地方官應久任,倡導實行徙民實邊來調整人口與耕地的比例等等。該書在當時產生的影響很大,仲長統(tǒng)稱“凡為人主,宜寫一通,置之坐側”?!恫浴返幕舅枷肱c《政論》相類,仲長統(tǒng)針對當時的社會弊病,主張實行新的土地分配方案以限制兼并,重視農桑以充實國庫蓄積,反對外戚宦官專權等。兩書均據嚴可均《全后漢文》整理,參以《后漢書》本傳、《群書治要》、《意林》等,對文字做了嚴謹?shù)男??。兩書附錄文字或輯錄佚文,或條述歷代評議,很有資料價值。孫啟治先生在《政論校注》凡例中稱:“今人注解古書,大要出于二途,曰通俗,曰研究。通俗者以譯文或串講大意為主,注則簡略,聊為應景。研究者則繁事考據征引,重字義、出典而鮮及文意之貫通。其通俗之作,讀者但知其意而不識其文,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者也。此類著作便于一般閱讀,而不便研究。其研究之作,雖考辨詳悉,然或注明出典而不釋意,或詁字義而略其文句,讀者每不能融會貫通也。此類著作便于研究,不便閱讀?!被诖朔N考慮,作者試圖在“通俗”與“研究”之間尋求折中之道。其所作校注內容豐富,訓詁考證嚴謹,釋文通達準確,誠能做到既便讀者閱讀,又資研究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