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華夏文明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典籍紛繁,可承可傳。哪些才是真正代表中國文化的傳世藏書?當代讀者應當如何選取、閱讀、汲取其中的豐厚營養(yǎng)?這些都是困惑我們的問題,引起不少有識之士的深刻思考。經過認真的市場調查,征求多方面專家學者的意見,我們在編纂這部《傳世藏書》時確定了如下幾個原則:真正經典,文白對照,規(guī)模適中,裝幀精美。這樣就把篇目選擇精益求精、適合現代讀者閱讀和收藏需要等重要的方面都考慮在內。現在呈現給大家的這部《傳世藏書》,依然采取傳統(tǒng)的經史子集的分類方法,在整體規(guī)模的把握上,在具體篇目的選擇上,都盡可能地貼近現在讀者,不求大求全,但求精求專。經部只選取了中國傳統(tǒng)最為經典的儒家十三經的內容,史部選擇的是二十四史中的名篇佳作,子部以秦漢諸子為主,老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賈誼、王充等先秦漢代重要思想家的著作都包羅在內,集部只選擇了三位無論古今都文名赫赫的大家——李白、白居易、蘇軾的最好的文集。每部分上中下三冊,共十二冊,置之案頭可讀,收于書架可藏。本書在編選過程中,參考了不少相關研究成果,囿于體例,無法一一列明,在此對這些專家學者的勞動表示由衷的敬意。限于學力,書中不當之處難免,敬請方家和廣大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