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5年,梭羅孤身一人跑進了無人居住的瓦爾登湖邊的山林中,自己砍材在湖畔建了一座小木屋,開始了兩年又兩個月的林中幽居生活。在這兩年多的時間里,他開荒種地、閱讀、思考、寫作,完全自食其力,過著非常簡樸、原始的生活。這段時間的生活和思想產生了意義深遠的《瓦爾登湖》。這本書于1854年出版,被美國國會圖書館評為“塑造讀者人生的25部書”之首選經典,也是當代美國讀者最多的散文經典,一直被后人奉為美國現代文學的經典之作,梭羅本人也被譽為美國環(huán)境運動的思想先驅。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書,作者通過自己的實踐向世人證明,人們完全沒有必要將時間花費在無休止的物質追求上,而應將盡可能多的時間用于精神探索,因為如果一個人能滿足于基本的生活所需,已經能夠從容、充實地享受人生了。他這種回歸本心、親近自然的思想為美國乃至整個世界都帶來清新之風。書中有很多篇幅是關于動物和植物的觀察記錄,而且作者還賦予了它們通俗的哲學意義,這也正是梭羅的書真實可愛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