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鴻銘在書中力闡中華民族德精神和中國文明的價值,維護了中國文化的尊嚴,改變了當時西方人對中國的偏見。在這本書中,作者把中國人和美國人、英國人、德國人、法國人進行對比,凸顯出中國人,尤其是中國的知識分子階層在精神特質上的完善。準確而生動的描述,幽默而調侃的筆調,嚴肅而深刻的話題,無一不滲透著辜鴻銘對中國和中國人的愛。辜鴻銘生活在一個不幸的時代,在那樣一個時代里,只要你是一個中國人,你就只能是病弱的,任人宰割的。如果你是清醒的,你要抗爭,就需付出分外沉痛的代價。辜鴻銘是一個狂放的人,但他狂放的姿態(tài),是他帶淚的表演,是以狂放來保護強烈的自尊——一個中國人最后擁有的資產。于是乎,在這本薄薄的小冊子里,辜鴻銘將無論糟粕還是精華,統統都列入了中國人的精神寶庫。他坦然地寫道:“納妾并不是像通常人們所想象的那樣是一個不道德的風俗”,“納妾的中國官人或許是自私的,但他至少提供了住房,并承擔了他所擁有的婦人維持生計的責任?!倍@“倒比那些摩托裝備的歐洲人,從馬路上撿回一個無依無靠的婦人,供其消遣一夜之后,次日凌晨又將其重新拋棄在馬路上,要更少自私和不道德成分?!痹谒难壑?,中國女人擁有“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婦女所不具備的——一種芳香,一種比紫蘭香,比無法形容的蘭花香還要醇濃,還要清新愜意的芳香”。也許,這是前無古人的狂放,從而使辜鴻銘,亦使本書在西方世界一時風靡。知己文庫 (共5冊), 這套叢書還有《中國人的本色》,《中國人的信仰》,《中國人的德行》,《中國人的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