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根據(jù)各類學術期刊、檔案史料、文史資料以及徐鏡心在《之罘報》《盛京時報》和《順天時報》等報刊雜志上的撰著編輯而成。二、本書內容分為歷史圖片、學術論文、文史資料和重要史料四個部分。這些內容經過篩選,一般按照類別和時間順序編輯而成。標明作者和出處,原作未署明時間者,由編者考訂鑒別,按發(fā)表或公布日期編排,置于相應之處。書中由編者所標注的時間均為陽歷,行文中有用陰歷者,除非必要,一般不予更改,一仍其舊。三、本書各件,一律由編者重新分段、標點,并作校勘。作者原注,仍予保留,但改成頁末注。錯字、別字、脫字后加()予以訂正和補充,或由編者加注說明。字跡漫漶無法辨識者以口代替。少數(shù)確屬明顯排印,之差錯,則由編者徑改,不再另加說明。 四、本書中作者的某些提法和觀點,由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造成,因系歷史資料,為保存原貌,編者未加改動,特此說明。 五、徐鏡心在革命過程中的諸多電稿、手稿、在參議院和憲法起草委員會中的發(fā)言和提案、袁世凱殺害徐鏡心的檔案史料,由編者歸納整理,并作適當說明和注釋,附于書末,供研究者參考。 六、由于徐鏡心一生積極從事革命活動,常年奔走在外,所作各類文稿和書稿多有散佚,諸如《原老篇》、《武備擇要》、《政界表說略》、《養(yǎng)生秘訣》、《氣占法》等,雖經編者多方尋覓,至今仍不可得,所以遺漏亦不在少數(shù),懇望讀者諸君不吝賜教,提供線索或惠贈資料,以俟他日再版時補訂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