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新經學(第十二輯)
02《世說新語》研究:文獻與…
03古典心性的開顯:現(xiàn)代新儒…
04大鹽中齋《洗心洞札記》譯…
05盈科后進
06鄒子存真集
07兩戴《禮記》工夫論與教化…
08《禮記·樂記》研究論…
09東方哲學與文化 第十輯
10老子直解
成中英,馮俊 編;人大國際中國哲學與比較…
在西方哲學視域中,中國哲學的合法性何在?這是中國哲學界討論了多年的重要問…
可購
[清] 顏元 著;王承略,聶濟冬 編;徐雁平…
《子海精華編:四存編》是中國清初哲學家顏元的代表作,包括《存性編》、《存…
王承略,聶濟冬 編;董建國 校;[南齊] 顧…
《子海精華編:道德真經注疏》八卷,在繼承臚列前人學說的基礎上,對《道德經…
宋芝業(yè) 著
本書主要主要涵蓋兩方面研究成果。一是推進中國數(shù)學史研究的新思想方法——古…
曾仕強 著
“道”至少有三個層面的說法,分別為:可以說的;很難說的;不可說的。本書中…
余敦康 著
本書是“北京社科名家文庫”叢書之一種,選編了作者關于中國哲學的發(fā)生及發(fā)展…
袁吉富 著
本書稿首先界定了和諧發(fā)展的概念,對和諧發(fā)展的本質屬性進行了深入探討。其次…
尹業(yè)初 著
本書凝聚了宜春學院政法學院14思政班同學們的心血,承載著他們對《中國哲學史…
王秀江 著
本書以《孔子家語》的真?zhèn)喂讣捌渌枷雰热轂橹饕杏懻n題,首先梳理《孔子家…
尚曉春
《周易·修養(yǎng)·管理》介紹了《周易》古經的形成、結構、術語,著重解…
孫應鰲
貴州作為建省較早的明代前期十三布政使司之一,在封建社會歷史階段不乏在全國…
王充閭 著
《逍遙游 莊子傳》作者王充閭意在通過多種形象比喻,開宗明義地昭示一已的“…
[春秋] 曾子 著;文捷 編
《大學》本是《禮記》中論述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相傳為曾子所…
趙德忠 編
《周易》這部書,講的是理、象、數(shù)、占。從形勢和方法上,好像專論陰陽八卦的…
吳北午 著;洪江 編纂;王溪 書寫
本書通過簡潔有據的文字和力求尊重原意的思想,為我國一元論智慧經典《道德經…
[美] 牟復禮 著
此為本書精裝插圖的新版?!∪绻f中國文化是一座宏大的宮殿,那先秦思想就是…
陳明,朱漢民 編
書稿由不同學人撰寫的多篇論文集合而成,分為三大板塊:“儒家法政傳統(tǒng)的源與…
李紅振 著
《老子思想初探》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總論,取名為《道德經》之哲學原理…
李吉東
李吉東編*的《墨子品讀》結合國內外*新的研究成果,對《墨子》原文加以注釋、…
王玉喜
本書擷取了《晏子春秋》中的經典語錄,根據內容分門別類劃分為禮治篇、民本篇…
王玉德
《儒藏(精華編233 集部)》收錄自先秦至清朝結束這一時段中,儒家經典及其注…
鄭開 著
莊子善于以汪洋恣肆、神鬼莫測的文字表達空靈深邃的哲學思考,啟示那種超逸出…
藍學會,鄭振銘 繪;虞勁松,整理,沈菲 譯…
《論語》是記載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梁啟超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詳細研究十七、十八、十九三個世紀的中國學術史,闡釋…
杜維明 著
儒家不只是中國文化的自我表述,不只是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也不只是東亞文明…
何無夢
仁是中國哲學與文化的核心觀念,以仁為中心的系統(tǒng)的價值觀是自然世界的模本,…
姜宗強 著
本書在廣義上使用宗教哲學一詞,由此出發(fā),介紹了西方學術傳統(tǒng)視域下的宗教哲…
丁一 著
《論語》是儒家重要的經典之一,是記錄了名列世界十大歷史名人之首的中國古代…
延參法師 著
如今的生活,所有人都處在忙的狀態(tài)之中,老有老的忙,少有少的忙,窮人窮忙,…
(明)洪應明
暫缺簡介...
(戰(zhàn)國)王詡
王陽明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王陽明的哲學著作。此書記載了他的語錄和論學書信…
袁了凡
《了凡四訓》又名《命自我立》,是中國明朝袁了凡先生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畢…
季羨林 著
本書是國學大師季羨林的一本人生沉思錄,主要內容分為天心、社會、個人、情思…
暫缺作者
《老子》即《道德經》,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
吃飯本是件小事兒,咸一點還是淡一點,沒那么重要,有些人卻能因為一點小瑕疵…
金永 譯解 著;金永 譯
??《周易》是一部中國古哲學書籍,亦稱易經,簡稱易。易的主要意思是變化,…
王宏波
本書收入有關社會轉型的文章40余篇,圍繞中國社會變遷和結構轉型所引發(fā)的重要…
何仁富
楊永明,郭萍 編
《當代儒學(第9輯)》為當代儒學系列之九?!懂敶鍖W(第9輯)》收集了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