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碧》為我們塑造了一位“儒者之勇,可師百歲”(明末清初詩人吳梅村語)的光輝形象。黃淳耀在明朝中了進士,可不愿做官;他科舉出身,卻撰《科舉論》上、中、下三篇,批判科舉的弊??;他精通理學、博覽群書,詩文書畫,無不精通——詩詞宗法唐宋、散文風格近于歸有光;為反對朝廷奸黨與切磋學問,他在嘉定成立寧“直言社”。特別是在明清易代之際,當滿清政府那個侮辱人身的“剃發(fā)留辮”法令強迫百姓執(zhí)行時、當鎮(zhèn)壓之清軍兵臨城下時,黃淳耀拍案而起,振臂高呼,統(tǒng)率民兵堅守孤城!城破之日,毅然殉節(jié)于西林寺。他是寧可玉碎,不為瓦全!百年后,清代著名學者錢大昕在他的《黃陶庵像贊》上稱頌:“公之文章,青天白日。公之心地,寒冰灝月?!贝髮W士紀曉嵐稱其詩“渾然天成,絕無懦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