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應用集成概述
1.1 應用集成的概念
1.2 應用集成的歷史
1.3 集成模型
1.3.1 表示集成模型
1.3.2 數據集成模型
1.3.3 功能集成模型
1.4 應用集成的技術組成
1.4.1 通信模式
1.4.2 集成方法
1.4.3 中間件技術
1.4.4 服務
1.5 應用集成面臨的主要問題
1.5.1 應用集成中一致性的問題
1.5.2 實施集成中所面臨的障礙
第2章 xml技術
2.1 xml簡介
2.1.1 xml的定義
2.1.2 xml的特征
.2.1.3 xml的應用
2.1.4 開發(fā)一般xml應用的步驟
2.1.5 xml的缺點
2.2 xml語法概述
2.2.1 xml文檔示例
2.2.2 xml聲明
2.2.3 元素
2.2.4 屬性
2.2.5 實體引用、字符引用與cdata片段
2.2.6 注釋、處理指令
2.2.7 良好格式
2.2.8 xml名稱空間
2.3 dtd
2.3.1 dtd簡介
2.3.2 dtd語法概述
2.3.3 dtd的特點
2.4 schema
2.4.1 schema簡介
2.4.2 schema語法概述
2.4.3 schema的特點
2.5 xsl,xslt和xpath
2.5.1 xsl
2.5.2 xslt
2.5.3 xpath
2.6 xml的解析
2.6.1 概述
2.6.2 面向文檔的流式解析技術
2.6.3 面向文檔的對象式解析技術
2.6.4 面向文檔的指針式解析技術
2.6.5 面向應用的對象式解析技術
2.6.6 xml解析技術的特性比較
2.6.7 面向文檔的解析示例
第3章 數據集成
3.1 數據集成概述
3.1.1 數據集成的必要性
3.1.2 數據集成的概念
3.1.3 數據集成的分類
3.1.4 xml在數據集成中的作用
3.1.5 數據集成的關鍵問題
3.2 主流的數據訪問技術
3.2.1 odbc
3.2.2 oledb
3.2.3 ado
3.2.4 jdbc
3.2.5 hibernate
3.3 元數據與數據映射
3.3.1 字符編碼
3.3.2 元數據
3.3.3 元數據的標準描述框架
3.3.4 元數據映射
3.4 etl技術
3.4.1 etl的概念
3.4.2 etl中的關鍵技術
3.5 基于xml數據集成的集成教務系統(tǒng)示例
3.5.1 原有教務系統(tǒng)分析
3.5.2 集成教務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
3.5.3 數據設計
3.5.4 重點流程解析
3.5.5 數據集成關鍵代碼實現(xiàn)
第4章 程序設計語言與集成技術
4.1 程序設計語言概述
4.1.1 程序設計語言分類
4.1.2 第一代語言(機器語言)
4.1.3 第二代語言(匯編語言)
4.1.4 第三代語言(高級語言)
4.1.5 第四代語言
4.1.6 第五代語言
4.2 編譯型語言與解釋型語言
4.2.1 編譯型語言
4.2.2 解釋型語言
4.2.3 java虛擬機
4.2.4 編譯型語言與解釋型語言比較
4.3 程序設計語言之間的相互調用
4.3.1 主流程序設計語言介紹
4.3.2 程序設計語言之間的調用
4.4 腳本語言
4.4.1 腳本語言的源起和目的
4.4.2 腳本語言的定義
4.4.3 腳本語言分類
4.4.4 python語言介紹
4.4.5 python語言應用實例
第5章 應用集成中的軟件復用技術
5.1 軟件復用概述
5.1.1 軟件復用的發(fā)展歷史
5.1.2 軟件復用技術的優(yōu)點
5.1.3 軟件復用的分類
5.1.4 軟件復用的級別
5.2 結構化程序設計中的復用技術
5.2.1 結構化程序設計
5.2.2 結構化軟件復用技術
5.3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中的復用技術
5.3.1 面向對象概述
5.3.2 面向對象的主要特征與軟件復用的關系
5.3.3 面向對象方法對軟件復用的支持
5.4 可復用構件技術
5.4.1 構件與可復用構件
5.4.2 構件模型
5.4.3 構件接口技術
5.5 設計模式
5.5.1 設計模式概述
5.5.2 常見的設計模式
5.5.3 與應用集成相關的三種設計模式
第6章 分布式對象技術
6.1 分布式對象技術概述
6.1.1 中間件技術
6.1.2 分布式對象技術
6.1.3 分布式對象技術原理
6.2 com/dcom
6.2.1 com
6.2.2 dcom
6.3 rml
6.3.1 rmi概述
6.3.2 javarmi架構
6.3.3 rmi實現(xiàn)細節(jié)
6.4 corba
6.4.1 對象管理體系結構oma
6.4.2 公共對象請求代理體系結構corba
6.5 分布式對象集成示例
6.5.1 示例系統(tǒng)概述
6.5.2 示例系統(tǒng)實現(xiàn)
6.5.3 示例系統(tǒng)代碼
第7章 消息中間件技術
7.1 消息中間件概述
7.2 消息傳遞系統(tǒng)
7.2.1 消息通道
7.2.2 消息
7.2.3 管道和過濾器
7.2.4 消息路由
7.2.5 消息轉換器
7.2.6 消息端點
7.3 消息通信的主要模型
7.3.1 點對點模型
7.3.2 發(fā)布/訂閱模型
7.4 消息中間件的主流方案
7.4.iwebspheremq概述
7.4.2 jms概述
7.5 jms請求/應答示例
第8章 webservice技術
8.1 webservice概述
8.2 webservice原理
8.3 webservice的關鍵技術
8.3.1 http
8.3.2 xml
8.3.3 soap
8.3.4 wsdl
8.3.5 uddl
8.3.6 服務集成和工作流
8.4 webservice應用的場景以及優(yōu)點
8.4.1 跨防火墻的通信
8.4.2 應用程序集成
8.4.3 b2b的集成
8.4.4 軟件和數據重用
8.5 webservice應用示例
8.5.1 應用場景
8.5.2 部分接口描述
8.5.3 java實現(xiàn)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