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古代叫“象戲”,大約起源于戰(zhàn)國時代,是根據春秋戰(zhàn)國兩軍對壘時的戰(zhàn)陣創(chuàng)造的戰(zhàn)斗游戲。唐朝時象棋已很普及。到了宋代,象棋基本定型,并在全國流行。象棋從它誕生的那一刻起直至今天一直備受人們的喜愛,參與人數之多、流傳地域之廣、滲透社會層面之全,以及精神內涵之博大深厚,皆令其他樣式的文化活動難以望其項背,尊之為國粹瑰寶,實乃當之無愧。你經常能見到這樣的場景:在街頭巷尾,不論相互是否相識都可以在棋盤上面一較高下,勝者似閑庭信步一般暗自得意,敗者緊張汗出后悔不迭。象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不僅在國內深受群眾喜愛,并且流傳海外風靡世界。1978年,亞洲象棋聯(lián)合會成立。隨后,在美國、法國、德國、加拿大等國,也紛紛成立了象棋協(xié)會或象棋社,一些國際象棋大師也下起了中國象棋。1988年,為進一步推動象棋的國際化,在北京成立了“中國象棋聯(lián)合會籌委會”,并于l990年在新加坡舉辦了第一屆世界杯象棋錦標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