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三百》是我國文學發(fā)展史上形成的第一座高峰,如同黃河一般,哺育著中華民族,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兩千多年以來,注釋、研究《詩經》的著作數以千計,這是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我們應該認真地給以總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服務。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舊注過于繁重,初學者難以駕馭,勉強讀之,不得要領,反而降低學習的興趣。?鑒于此,我們決定提供一個簡潔明了的《詩經》注本,每篇第一條注文為題解,揭示詩義要旨。詩句注釋,力求簡明,注意吸取前人訓詁成果,一般只引用結論,不作詳介;凡屬注者的新見解,一般也只帶出結論,不展開考論。異體字、古今字用“某同某”方式表述,通假字用“某通某”方式表述。詩句正文,采用清嘉慶年間阮元校刊的《十三經注疏》本作底本,以別本參校;底本未妥處,正文徑改,并出校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