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論
1.1 課題背景
1.1.1 時代的進步
1.1.2 雙重的危機
1.2 研究現狀
1.2.1 國內外研究現狀綜述
1.2.2 國內外研究理論重點
1.3 研究基礎
1.3.1 理論基礎
1.3.2 核心概念
1.3.3 研究目標
1.3.4 研究方法
1.4 研究內容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城市形態(tài)的歷史組織特征
2.1 城市形態(tài)的歷史分期特征
2.1.1 三個歷史分期:技術與文化的競爭和協(xié)同
2.1.2 四個發(fā)展階段:城市形態(tài)組織特征的更迭
2.2 城市形態(tài)的自然組織模型
2.2.1 聚集形態(tài)
2.2.2 防御形態(tài)
2.3 城市形態(tài)的文化組織模型
2.3.1 象征圖式
2.3.2 制度圖式
2.3.3 行為圖式
2.4 城市形態(tài)的技術組織模型
2.4.1 模仿圖式
2.4.2 科學圖式
2.4.3 等級圖式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城市形態(tài)的雙向組織內涵
3.1 城市形態(tài)的雙向組織要素
3.1.1 技術之“器”
3.1.2 文化之“道”
3.2 城市形態(tài)的雙向組織特征
3.2.1 雙向協(xié)同性組織特征
3.2.2 雙向復合性組織特征
3.2.3 雙向偏離性組織特征
3.2.4 雙向頡頏性組織特征
3.3 城市形態(tài)的雙向組織思想
3.3.1 人文的雙向組織思想
3.3.2 有機的雙向組織思想
3.3.3 生態(tài)的雙向組織思想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城市形態(tài)的雙向組織結構
4.1 雙向并置的組織結構
4.1.1 技術組織結構
4.1.2 文化組織結構
4.2 雙向復合的組織結構
4.2.1 均質性網絡
4.2.2 差異性網絡
4.2.3 表意性網絡
4.2.4 功效性網絡
4.3 本章小結
第5章 城市形態(tài)的雙向組織機制
5.1 雙向交互的形態(tài)轉換機制
5.1.1 “技術—文化”組織動力
5.1.2 “文化—技術”組織動力
5.2 雙向交互的主體選擇機制
5.2.1 感知的交互
5.2.2 想象的交互
5.2.3 利益的交互
5.3 本章小結
第6章 城市形態(tài)的雙向組織模式
6.1 異向復合的組織模式:以空間作為中介
6.1.1 均質性網絡的異向復合
6.1.2 差異性網絡的異向復合
6.2 同向復合的組織模式:以建筑作為中介
6.2.1 功能要素的同向復合
6.2.2 形式語言的同向復合
6.3 雙向否定的組織模式:以環(huán)境作為中介
6.3.1 “反語言”的表達
6.3.2 “非語言”的表達
6.4 本章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