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第1章 水電站蝸殼結構設計理論與技術綜述
1.1 蝸殼結構型式
1.2 水電站蝸殼發(fā)展概況
1.3 墊層蝸殼的研究改進與實踐
1.4 加箍鋼蝸殼及加肋鋼蝸殼的研究
1.5 預應力鋼筋混凝土蝸殼的研究
1.6 混合結構(鋼襯鋼筋混凝土完全聯(lián)合承載結構)蝸殼
1.7 各種蝸殼結構型式的經濟比較
1.8 蝸殼結構各種方案的結論
1.9 經驗與啟示
參考文獻
第2章 蝸殼結構的設計方法
2.1 我國蝸殼結構設計方法
2.2 原蘇聯(lián)鋼襯鋼筋混凝土蝸殼的設計方法、構造及工藝
2.3 鋼蝸殼和外圍鋼筋混凝土工作機理及設計方法改進
參考文獻
第3章 大型水電站蝸殼結構數(shù)值仿真計算研究
3.1 三峽水電站充水保壓蝸殼數(shù)值仿真計算
3.2 龍灘水電站墊層蝸殼數(shù)值仿真計算
3.3 三峽水電站15#機組直埋蝸殼數(shù)值仿真計算
3.4 溪洛渡水電站蝸殼數(shù)值仿真計算
參考文獻
第4章 大型水電站蝸殼結構模型試驗研究
4.1 二灘水電站充水保壓蝸殼結構模型試驗
4.2 三峽水電站充水保壓蝸殼結構模型試驗
4.3 小灣水電站充水保壓蝸殼結構模型試驗
4.4 瀑布溝水電站充水保壓蝸殼結構模型試驗
4.5 三峽水電站15#機組直埋蝸殼結構模型試驗
4.6 景洪水電站直埋蝸殼結構模型試驗
參考文獻
第5章 水電站充水保壓蝸殼工程實例
5.1 三峽水電站水輪機蝸殼
5.2 二灘水電站水輪機蝸殼
5.3 廣州抽水蓄能電站蝸殼
5.4 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蝸殼
5.5 天生橋二級水電站蝸殼
5.6 巖灘水電站水輪機蝸殼充水保壓結構方案
5.7 魯布革水電站水輪機蝸殼
5.8 云南省臘莊水電站水輪機蝸殼
5.9 潘家口水電站抽水蓄能機組蝸殼
5.10 溪口抽水蓄能電站蝸殼
5.11 冷竹關水電站水輪機蝸殼
5.12 大古力、麥卡、列維爾斯托克水電站水輪機蝸殼
5.13 古里水電站水輪機蝸殼
5.14 依泰普水電站水輪機蝸殼
5.15 伊塔帕列卡、阿瓜凡梅拉、圖庫魯伊、圣西毛水電站水輪機蝸殼
5.16 特里水電站水輪機蝸殼
參考文獻
第6章 水電站墊層蝸殼工程實例
6.1 官廳水電站水輪機蝸殼
6.2 新安江水電站水輪機蝸殼
6.3 劉家峽水電站水輪機蝸殼
6.4 西洱河梯級水電站水輪機蝸殼
6.5 碧口水電站水輪機蝸殼
6.6 鳳灘水電站水輪機蝸殼
6.7 白山水電站水輪機蝸殼
6.8 龍羊峽水電站水輪機蝸殼
6.9 巖灘水電站水輪機蝸殼
6.10 李家峽水電站水輪機蝸殼
6.11 龍灘水電站水輪機蝸殼
6.12 三峽水電站水輪機蝸殼
6.13 拉西瓦水電站水輪機蝸殼
6.14 布拉茨克水電站水輪機蝸殼
6.15 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水電站水輪機蝸殼
6.16 契爾蓋依水電站水輪機蝸殼
6.17 阿里·瓦赫塔水電站水輪機蝸殼
參考文獻
第7章 直埋蝸殼的研究及工程實踐
7.1 布拉茨克水電站直埋蝸殼結構的試驗研究
7.2 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水電站完全聯(lián)合承載蝸殼方案研究設計
7.3 契爾蓋依水電站機組完全聯(lián)合承載蝸殼方案設計
7.4 烏斯季伊里姆斯克水電站完全聯(lián)合承載蝸殼方案設計
7.5 努列克水電站完全聯(lián)合承載蝸殼研究、設計和實踐
7.6 英古里水電站完全聯(lián)合承載蝸殼研究、設計和實踐
7.7 薩揚舒申斯克水電站完全聯(lián)合承載蝸殼研究、設計和實踐
7.8 羅貢水電站機組完全聯(lián)合承載蝸殼研究設計
7.9 德聶斯特洛夫斯克蓄能電站可逆機組完全聯(lián)合承載蝸殼方案
7.10 布列依斯克水電站組合結構(半聯(lián)合承載)蝸殼方案
7.11 龍羊峽水電站機組直埋蝸殼結構模型試驗研究
7.12 三峽水電站機組直埋蝸殼
7.13 景洪水電站機組直埋蝸殼
參考文獻
第8章 蝸殼結構型式選擇及改進
8.1 蝸殼的技術要求
8.2 蝸殼結構型式選擇
8.3 蝸殼結構的改進措施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