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藝術批評家約翰·羅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是維多利亞時代藝術美學的重要代表、維多利亞時代實用藝術最積極的推動者。在美學領域,他批判地繼承了在他之前的美學,同時還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美學理論。羅斯金的理論貢獻主要表現(xiàn)在實用藝術思想、繪畫美學思想以及建筑美學思想三個方面。羅斯金的藝術思想認為,人的高尚情感和美好道德對優(yōu)秀藝術的產生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藝術不因藝術本身而存在,藝術存在的最終目的是為人服務,美的終極目標是美化人的情感世界,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在羅斯金看來,不管是高級藝術,還是實用藝術,都應該起到對人的改造和教化作用,使人懂得如何過健康生活,提高生活的審美趣味。羅斯金的這些觀點對“藝術與手工藝運動”的發(fā)展起到了指導性的作用。在他的影響下,英國的“藝術與手工藝運動”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實用藝術發(fā)展產生了影響,推動了藝術與現(xiàn)代工業(yè)的結合,也推動了現(xiàn)代設計藝術的發(fā)展。羅斯金的繪畫美學思想認為,詩歌與繪畫有著諸多的相通之處,在繪畫、詩歌和語言三者中,雖然詩為最高,但是,繪畫可以描述言語無法表達的人類情感。羅斯金認為繪畫中應該真實第一,美第二。他認為藝術來源于自然,但不是對自然的機械模仿,而是對自然的“闡述”和“解釋”。他反對唯美主義者提出的“美即真、真即美”的觀點,認為人對于美的認識是“觀照的”而非“感觀的”。美可以分成“典型美”和“生命美”兩種。“典型美”主要表現(xiàn)為事物的外部特征所顯現(xiàn)的一種神性美,而“生命美”則是指在活著的生物身上呈現(xiàn)出來的對美好功能的滿足,能從所有事物的幸福中獲得最大程度的快樂,因而,道德美是生命美的重要特征。羅斯金的建筑美學思想認為,建筑是一個民族之魂。在《建筑的七盞明燈》中,羅斯金把建筑美學原則歸納為七盞明燈,分別從七個方面論述建筑美的真諦。他強調建筑要誠實,反對虛假和欺騙,由此引出建筑師道德品質修養(yǎng)在建筑中的重要性。這也是他在《威尼斯之石》中所討論的“建筑的本質”的核心理念。概而言之,在當下一方面科技與物質高速發(fā)展、極大豐富,另一方面人文理想嚴重流失的時代,羅斯金的藝術美學思想具有明顯的現(xiàn)代意義和重要的歷史價值。他純真的道德理想和銳利的批判精神將永遠是人類思想寶庫中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