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一、選題的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內容
三、研究的方法和基本思路
第一章 術語與內涵:刑事調解及其相關命題
第一節(jié) 刑事糾紛及其解決方式
一、社會秩序中的刑事糾紛
二、刑事糾紛的解決方式
第二節(jié) 刑事調解的基本語義及其性質
一、刑事調解的語義界定
二、刑事調解的實質內容
三、刑事調解的法律屬性
第三節(jié) 與刑事調解相區(qū)別的幾個概念
一、刑事調解與刑事和解
二、刑事調解與訴辯交易
三、刑事調解與恢復性司法
四、刑事調解與社區(qū)司法
第二章 思想與理論:刑事調解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jié) 現(xiàn)代刑事司法語境下刑事調解的理論支點
一、無害正義理論
二、程序主體參與理論
三、刑法謙抑性理論
四、訴訟契約理論
五、刑罰個別化理論
六、新社會防衛(wèi)理論
七、恢復正義理論
第二節(jié) 刑事調解對刑事規(guī)則正義的可能影響
一、刑事調解對法律適用平等原則的影響
二、刑事調解對無罪推定原則的影響
三、刑事調解對罪刑法定原則的影響
四、刑事調解對罪刑相適應原則的影響
五、刑事調解對刑罰威懾力的影響
六、刑事調解對司法程序法治化的影響
第三章 歷史與淵源:刑事調解制度的發(fā)展考察
第一節(jié) 西方國家刑事調解制度的發(fā)展概況
一、西方國家刑事調解制度發(fā)端的社會背景
二、西方國家刑事調解心理的理論解說
三、西方國家刑事調解的主要范式
四、西方國家刑事調解制度的積極成效
第二節(jié) 我國刑事調解制度的歷史演進
一、我國古代時期的刑事調解制度
二、我國近現(xiàn)代時期的刑事調解制度
三、新中國成立后的刑事調解制度
四、我國刑事調解制度的思想文化基礎
第三節(jié) 中西方刑事調解制度的主要差異
一、刑事調解制度依賴的經濟基礎不同
二、刑事調解制度產生的文化背景不同
三、刑事調解制度的價值取向不同
四、刑事調解程序的運行架構不同
五、刑事調解的中心內容不同
第四章 實踐與效果:我國刑事調解的復興
第一節(jié) 我國刑事調解復興的背景分析
一、刑事調解復興的法制動因
二、刑事調解復興的社會基礎
第二節(jié) 刑事調解再復興的基本表征
一、刑事自訴案件的調解比重增加
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以調解為主
三、輕微公訴案件調解的改革試點增多
第三節(jié) 現(xiàn)行試點刑事調解的運行方式和程序特點
一、現(xiàn)行試點刑事調解的運行方式
二、現(xiàn)行試點刑事調解的程序特點
第四節(jié) 現(xiàn)行試點刑事調解的收益分析
一、當事人的收益
二、辦案機關的收益
三、社會的收益
第五節(jié) 當前刑事調解面臨的環(huán)境憂患
一、現(xiàn)行明確法律依據(jù)的空白
二、報應刑罰理念的深遠影響
三、犯罪人實際賠償能力的不足
四、司法權威的信任危機
五、調解后幫扶、監(jiān)督機制的缺位
六、司法機關考評機制的局限性
第五章 理性與規(guī)制:我國刑事調解制度的應然走向
第一節(jié) 社會轉型時期的犯罪趨勢與刑事調解機制
一、社會轉型時期的社會矛盾與犯罪趨勢
二、犯罪控制與刑事調解
第二節(jié) 刑事調解模式的理性選擇:權利保障型刑事調解機制
一、刑事調解中當事人權利保障的優(yōu)位性
二、權利保障型刑事調解機制的基本要義
三、權利保障型刑事調解的程序理念
第三節(jié) 權利保障型刑事調解的基本原則
一、自愿、平等原則
二、合法、適度原則
三、社會參與原則
四、對話過程與協(xié)議結果并重原則
五、公權適當介入原則
六、和談不成不為過原則
第四節(jié) 權利保障型刑事調解的制度化構想
一、從實體和程序上為刑事調解設立法律依據(jù)
二、全面規(guī)范刑事調解的案件適用范圍
三、明確刑事調解案件的適用條件
四、確定實施刑事調解的訴訟階段
五、完善調解和談的組織方式和程序步驟
六、確認調解協(xié)議的法律效力
七、設置違法調解的救濟程序
第五節(jié) 實施刑事調解應當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關于刑事調解后的幫扶、跟蹤問題
二、關于刑事調解的結案率問題
三、關于調解結案后犯罪人重新犯罪問題
四、案外和解與刑事調解的銜接問題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