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導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國家教育經費投入不足
    1.1.2  家庭對教育存在超額需求和差異化需求
    1.1.3  競爭是提升教育體系效率的有效途徑
  1.2 研究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
  1.3 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和結構安排
  1.4 研究的創(chuàng)新及下一步研究的問題
2.中國民辦教育發(fā)展的簡要回顧
  2.1  政府對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的偏好
  2.2 新中國成立以來民辦教育發(fā)展簡史
    2.2.1  新中國成立初期私立教育的現(xiàn)狀:資金和生源的雙重約束
    2.2.2  私立教育的改造:建立社會主義國家的一種合理選擇
    2.2.3  改革開放以來民辦教育的發(fā)展:人民群眾需求推動制度變革
 2.3 經驗與教訓
    2.3.1  教育政策的制定要遵循教育規(guī)律
    2.3.2 對民辦教育地位和作用的態(tài)度是決定民辦教育發(fā)展規(guī)模的最為根本的因素
    2.3.3  民辦教育法律的健全和落實是民辦教育健康發(fā)展的保障
3.文獻述評與相關概念界定
 3.1 文獻述評
    3.1.1  私立教育發(fā)展的基本動因:家庭的差異化需求和超額需求
    3.1.2  私立教育發(fā)展的引致動因:對經濟增長和收入公平作用的評判
    3.1.3  私立教育發(fā)展的績效動因:來自私立教育的競爭效應
    3.1.4 啟示
  3.2 需求、教育需求與民辦教育需求——簡要概念辨析
  3.3 教育需求:簡要的模型分析
    3.3.1 教育需求的基本模型
    3.3.2 模型的擴展之一:允許借貸的模型
    3.3.3 模型的擴展之二:考慮投資和消費效應
    3.3.4 模型的擴展之三:私立教育和公辦教育的選擇
4 政府對教育的供給不足:來自三級政府的實證分析
5 家庭對民辦教育的需求:超額需求或差異化需求
6 民辦教育的競爭效應:基于中國的理論與實證
7 培育和促進民辦教育需求的制度分析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