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
原書序
前言
第1章 今天為何選擇生物質
1.1 全球的能源問題
1.2 全球的環(huán)境問題
1.3 罪魁禍首是礦物燃料的使用
1.4 可再生能源的登場
1.5 作為燃料的生物質
1.6 地域型資源
第2章 生物質的特征
2.1 過去的生物質——木柴、木炭
2.2 生物與太陽能
2.3 為什么說生物質不產生二氧化碳
2.4 作為自然能源的生物質
2.5 生物質資源狀況
2.6 為什么沒有使用生物質
第3章 生物能源存在于何處
3.1 與食物一起產生的能量
3.2 來自森林的清潔能源
3.3 茁壯成長的草的能量
3.4 棄之為垃圾,用之為能源
3.4.1 垃圾類生物質的現(xiàn)狀
3.4.2 家畜排泄物
3.4.3 城市垃圾
3.4.4 污水污泥
3.4.5 食品類垃圾
第4章 生物質的利用
4.1 用生物質生產燃料氣體——甲烷發(fā)酵
4.1.1 甲烷發(fā)酵概況
4.1.2 甲烷發(fā)酵結構
4.1.3 預處理與后處理
4.1.4 甲烷發(fā)酵生成的氣體
4.1.5 甲烷發(fā)酵的過程
4.1.6 甲烷發(fā)酵的實例
4.1.7 甲烷發(fā)酵的未來展望
4.2 直接燃燒的使用
4.2.1 樹木、草的熱量利用方法
4.2.2 直接燃燒的優(yōu)點
4.2.3 直接燃燒的結構與反應
4.2.4 直接燃燒過程
4.2.5 直接燃燒的熱利用
4.2.6 顆粒燃料與成型燃料
4.2.7 直接燃燒發(fā)電
4.2.8 與煤炭混合發(fā)電
4.2.9 黑液
4.3 樹木、草產生的液體燃料——纖維素水解、乙醇發(fā)酵
4.3.1 乙醇——汽車燃料
4.3.2 用砂糖和淀粉發(fā)酵
4.3.3 用樹木、草發(fā)酵乙醇
4.3.4 預處理
4.3.5 發(fā)酵
4.3.6 乙醇回收
4.3.7 用樹木、草生產乙醇的實例
第5章 未來能源
5.1 用生活垃圾驅動柴油機——丙酮丁醇發(fā)酵
5.1.1 丙酮丁醇發(fā)酵概況
5.1.2 丙酮丁醇發(fā)酵引起的反應
5.1.3 新的丙酮丁醇發(fā)酵
5.1.4 產品的利用
5.2 生成氣體后再制取液態(tài)燃料——汽化甲醇合成
5.2.1 用植物生產氣體,再用氣體生產液體燃料
5.2.2 汽化反應器
5.2.3 汽化爐的性能與優(yōu)點
5.2.4 液體燃料的合成
5.3 高溫水中燃料的汽化——超臨界水汽化
5.3.1 含水生物質的使用方法
5.3.2 超臨界水汽化反應器中的反應
5.3.3 超臨界水汽化裝置
5.3.4 超臨界水汽化的開發(fā)狀況
5.4 提取植物的有機成分——超臨界甲醇處理
5.4.1 甲醇的超臨界狀態(tài)
5.4.2 生物質的超臨界甲醇處理
5.4.3 利用超臨界甲醇合成生物柴油(Biodiesel)
第6章 生物能源——理想的方案
6.1 日本的生物質
6.2 海外的生物質
6.3 緊湊型裝置
6.4 系統(tǒng)的重要性
6.5 日本的未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