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歷史階段,有著那個時期特有的政治環(huán)境、文化氛圍和與之相適應的價值取向,自然要產生不同的文化消費需要。圖書作為反映政治、文化和人們精神享受的特殊的載體,它的出版、發(fā)行和閱讀,都會折射出各個不同階段的歷史文化風貌,自然也就表現出不同的特征??v觀北京當代圖書閱讀史,大體上可以劃分為以下五個發(fā)展階段:第一階段:1949~1956年,恢復、調整和發(fā)展初期;第二階段:1956~1965年,曲折發(fā)展的階段;第三階段:1966~1978年,“文化大革命”及其后期反復階段;第四階段:1978~1989年,圖書出版的復興及改革開放的發(fā)展新時代;第五階段:1990至今,逐漸走向文化多元的讀書生活??v觀當代北京閱讀歷史的五大發(fā)展階段,應該說前四個階段圖書的出版及發(fā)行主導著人們的閱讀,而讀者的閱讀熱點和情趣對圖書的出版所產生的影響作用要相對小一些。而第五階段,也就是我們目前所處的時代,民眾的閱讀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左右著圖書的出版、傳播。從圖書撰寫、出版到表現方式、流通形式等等都在發(fā)展著本質的轉變,以適應當代民眾對圖書閱讀需要的變化。這樣一種本質的演變,是文化發(fā)展的飛躍的具體體現,是人們思想進一步成熟的表現,是我們道德建設、精神文明建設以及人們的文化消費理念客觀需要的折射。對當代北京圖書閱讀歷史進行研究,就是要從另一個側面,對當代北京的文化發(fā)展和人們的思想變化進行新的詮釋,讓人們在歷史的回味之中得到啟迪,在歷史的記憶中尋找我們曾經走過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