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人工智能計算機測控技術

計算機測控技術

計算機測控技術

定 價:¥35.80

作 者: 張明,李訓濤 編著
出版社: 國防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普通高等院?!笆晃濉币?guī)劃教材
標 簽: 人工智能

ISBN: 9787118066319 出版時間: 2010-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03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計算機測控技術(第2版)》具有實用、新穎、系統(tǒng)的特點。針對目前國內大學生動手能力差的弱點,《計算機測控技術(第2版)》編寫時注重實用性。不是光講原理,對于實際如何在系統(tǒng)中應用避而不談,而是將重點放在如何用的問題。對學生的目標是:對于基本內容,學過必須會用,而不是遇到實際問題不知所措。由于電子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目前多數(shù)教材內容陳舊,有許多內容已經(jīng)淘汰,因此《計算機測控技術(第2版)》編寫時,力求反映當前的最新技術。由于歷史原因,讀者通常已經(jīng)接觸過一些以前常用的技術和產品,從系統(tǒng)性考慮,這些技術和產品也有一定的介紹和對比。系統(tǒng)性是《計算機測控技術(第2版)》作為教材編寫必須考慮的問題?!队嬎銠C測控技術(第2版)》是作為工業(yè)測控系統(tǒng)編寫的,對高頻電子技術的測控并未涉及?!队嬎銠C測控技術(第2版)》力求能系統(tǒng),地講解工業(yè)測控系統(tǒng)中所需的常用技術,使讀者能對測控系統(tǒng)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測控系統(tǒng)的許多技術都有相當難度?!队嬎銠C測控技術(第2版)》力求由淺入深,使讀者更容易掌握?!队嬎銠C測控技術(第2版)》可作為測控技術及儀器、自動控制、機電一體化等專業(yè)的大學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專業(yè)學生或技術工作者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暫缺《計算機測控技術》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計算機串行通信接口技術
1.1 異步串行通信
1.1.1 異步串行通信硬件
1.1.2 異步串行通信的直接連接
1.1.3 RS-232C
1.1.4 RS-422和RS-485
1.1.5 硬件接線連接方式
1.1.6 數(shù)據(jù)包組成及數(shù)據(jù)包的同步
1.1.7 數(shù)據(jù)的主動發(fā)送與主從通信方式
1.2 SPl接口
1.2.1 使用SPl接口的芯片實例
1.2.2 軟件SPl接口的實例
1.2.3 硬件SPl接口
1.3 12C總線與2線接口
1.3.1 標準的I2C總線
1.3.2 符合l2C總線硬件規(guī)范的2線接口
1.3.3 不符合I2c總線硬件規(guī)范的2線接口
1.4 USB總線
1.4.1 USB接口概述
1.4.2 USB硬件接口設計實例
1.5 CAN總線
1.5.1 CAN總線規(guī)范
1.5.2 CAN控制器
1.5.3 CAN的連接方式和總線收發(fā)器
1.5.4 CAN總線的電磁兼容和保護
1.5.5 CAN報文格式
1.5.6 CAN數(shù)據(jù)接收過濾器
1.5.7 應用層通信協(xié)議
1.6 長距離通信問題
1.6.1 用電流環(huán)實現(xiàn)隔離的長線通信
1.6.2 使用RS-422/485的長線通信
1.6.3 使用光纖傳輸RS-422/485信號
1.7 開機握手與波特率自動同步
1.7.1 標準波特率時的同步
1.7.2 微控制器的波特率自動同步
1.8 實例:數(shù)字溫度計電路設計
1.8.1 數(shù)字測溫電路DSl626/DSl726
1.8.2 電路設計
1.9 實例:RS-232C與電流環(huán)、RS-422/RS-485轉換電路設計
1.9.1 RS-232C與電流環(huán)轉換及光電隔離
1.9.2 RS-232C與RS-422轉換及光電隔離
習題
第2章 發(fā)光二極管顯示器件的接口技術
2.1 靜態(tài)顯示
2.1.1 發(fā)光二極管的類型及特點
2.1.2 使用串行芯片的靜態(tài)顯示
2.1.3 發(fā)光二極管的限流
2.1.4 共陰、共陽及其驅動
2.2 LED的動態(tài)刷新顯示
2.2.1 人眼的視覺特點與發(fā)光二極管的動態(tài)顯示方式
2.2.2 驅動電壓、驅動電流與顯示刷新頻率的關系
2.2.3 單色、雙色、三色顯示
2.3 動態(tài)顯示刷新的專用模塊
2.3.1 并行接口電路82C79
2.3.2 串行接口電路’MAX7219/MAX7221
2.3.3 MAX7219/MAX7221的再驅動
2.4 大尺寸顯示器的接口
2.5 動態(tài)顯示驅動管的散熱問題
2.6 實例:24路對線器的設計
2.6.1 設計思路
2.6.2 原理圖
2.6.3 軟件設計
2.7 實例:2.3 英寸.LED顯示器驅動電路設計
2.7.1 器件特性
2.7.2 驅動電源選擇與電路設計
習題
第3章 繼電器及電機的驅動技術
3.1 直流繼電器的驅動及泄流
3.1.1 微型直流繼電器的驅動
3.1.2 大型直流繼電器或電磁閥的驅動
3.2 直流固態(tài)繼電器(DCSSR)及驅動
3.2.1 直流固態(tài)繼電器的驅動模式
3.2.2 直流固態(tài)繼電器性能參數(shù)
3.3 交流固態(tài)繼電器(ACSSR)及驅動
3.3.1 交流固態(tài)繼電器的控制元件
3.3.2 交流固態(tài)繼電器的過零觸發(fā)
3.3.3 交流固態(tài)繼電器的使用注意事項
3.4 直流電機的PWM驅動
3.4.1 用功率晶體管驅動直流電機
3.4 一用場效應晶體管驅動直流電機
3.5 IGBT
3.5.1 IGBT的封裝形式
3.5.2 IGBT對驅動電路的要求
3.5.3 IGBT專用驅動器
3.5.4 :IGBT智能功率模塊
3.5.5 IGBT、模塊使用上的注意事項
3.6 直流電機的正反轉控制
3.6.1 H橋直流電機正反轉控制電路
3.6.2 用IGBT’智能功率模塊組成H橋直流電機正反轉控制電路
3.6.3 正負供電直流電機正反轉控制電路
3.6.4 直流電機的.PWM控制邏輯
3.7 交流電機的PWM控制邏輯
3.7.1 模擬正弦波輸出的三相PWM波形
3.7.2 模擬正弦三相PWM脈沖發(fā)生器
3.8 驅動模塊的封裝
3.9 實例:制動試驗臺電機控制電路設計
3.9.1 接近開關及接口電路
3.9.2 轉速測試傳感器及測試原理
3.9.3 電機控制電路
3.9.4 控制板電路原理圖
習題
第4章 開關量輸入輸出的隔離技術
4.1 開關量輸入的隔離
4.1.1 廉價實用的TLP521
4.1.2 負載電阻對開關速度的影響
4.1.3 高頻脈沖的隔離
4.2 DC—DC變換器的應用
4.2.1 集成電路DC-DC變換器
4.2.2 隔離變壓器型DC-DC變換器
4.3 專用隔離芯片及模塊
4.3.1 RS-422、RS一485隔離芯片
4.3.2 模擬隔離放大器
4.3.3 高頻邏輯門專用隔離電路
4.4 新型的光電隔離產品
4.4.1 微電流光電隔離器件
4.4.2 線接收器專用電路
4.4.3 20mA電流環(huán)專用隔離器件
4.4.4 AC/DC邏輯接口電路
4.4.5 智能功率模塊專用驅動隔離模塊
4.4.6 光電MOS繼電器
4.5 強干擾源(功率電機、變頻器等)的隔離及抗干擾問題
4.6 A/D、D/A的隔離問題
4.7 與數(shù)控系統(tǒng)的接口
4.7.1 數(shù)控系統(tǒng)常用的接口形式
4.7.2 接口電路
習題
第5章 液晶點陣屏接口及存儲器擴展技術
5.1 顯示RAM及其擴展
5.1.1 32KB存儲器的擴展
5.1.2 512KB存儲器的擴展
5.2 字庫ROM的擴展
5.3 并行接口的液晶點陣屏
5.3.1 單色點陣圖形液晶顯示屏
5.3.2 彩色點陣圖形液晶顯示屏
5.4 漢字顯示原理
5.4.1 漢字國標碼與區(qū)位碼
5.4.2 字庫的來源
5.4.3 不常見字的顯示
5.4.4 小容量字庫及其漢字顯示
5.4.5 軟件設計
5.5 圖形顯示方法
5.5.1 基本圖形命令
5.5.2 點的顯示
5.5.3 直線的顯示
5.5.4 圓、圓弧的顯示
5.5.5 函數(shù)的顯示
5.6 D系列中文液晶顯示模塊簡介
5.6.1 D系列中文液晶顯示模塊性能特點
5.6.2 接口方式
5.7 觸摸式面板的接口
5.7.1 電阻式觸摸式面板的工作原理
5.7.2 檢測電路接口
5.8 實例:通用彩色液晶點陣屏接口
5.8.1 系統(tǒng)組成
5.8.2 硬件電路
5.8.3 軟件接口
習題
第6章 傳感器及小信號放大技術
6.1 運算放大器性能特點
6.1.1 通用運放
6.1.2 場效應運放
6.1.3 低噪聲低漂移運放
6.1.4 寬頻帶運放
6.1.5 滿擺輸入、輸出運放、
6.2 應變測量電路原理
6.2.1 測量電橋_
6.2.2 測量電橋的平衡
6.2.3 等臂電橋的電壓輸出
6.2.4 全橋、半橋與半橋單片測量,溫度補償
6.3 靜態(tài)電阻應變儀
6.3.1 交流供橋、雙電橋零讀數(shù)靜態(tài)應變儀
6.3.2 數(shù)字式電阻應變儀
6.3.3 靜態(tài)電阻應變儀的應變片公共補償技術
6.3.4 數(shù)字式靜態(tài)電阻應變儀重要電路
6.4 動態(tài)應變儀,
6.4.1 交流供橋動態(tài)電阻應變儀
6.4.2 直流供橋動態(tài)電阻應變儀
6.5 應變儀基本電路
6.5.1 應變儀直流供橋電路
6.5.2 程控恒壓源
6.5.3 應變儀直流放大電路
6.5.4 應變儀的預調平衡電路
6.5.5 應變儀的校準及靈敏系數(shù)補償
6.6 雙恒流源供橋技術
6.6.1 恒流源供橋的基本電路
6.6.2 雙恒流源全橋測試電路
6.6.3 不同阻值應變片的供橋電流自動調整
6.7 其他典型測量電路
6.7.1 位移傳感器LVDT電路
6.7.2 熱敏電阻測溫電路
6.7.3 鉑電阻測溫的軟件非線性修正
6.7.4 熱電偶測溫電路
6.7.5 熱電偶冷端的溫度補償
6.7.6 熱電偶專用集成電路
6.8 實例:12路應變傳感器放大電路設計
6.8.1 供橋驅動電路設計
6.8.2 放大電路
6.9 實例:帶數(shù)據(jù)采集功能的動態(tài)電阻應變儀
6.9.1 供橋電路
6.9.2 放大電路
6.9.3 自動調零電路
習題
第7章 數(shù)字量與模擬量的轉換技術
7.1 數(shù)模轉換原理
7.1.1 梯形電阻網(wǎng)絡型數(shù)模轉換器
7.1.2 數(shù)字電位器
7.2 方便實用的數(shù)模轉換器件
7.2.1 8位D/A轉換器
7.2.2 12位D/A轉換器?
7.2.3 14位以上分辨力的D/A轉換器
7.3 實例:簡易函數(shù)發(fā)生器
7.3.1 函數(shù)發(fā)生器的基本結構
7.3.2 波形發(fā)生器?
7.3.3 信號合成和輸出
7.4 模數(shù)轉換原理
7.4.1 雙積分型模數(shù)轉換器
7.4.2 逐次逼近型模數(shù)轉換器
7.4.3 ∑-△型模數(shù)轉換器
7.5 模數(shù)轉換器接口電路
7.5.1 雙積分型模數(shù)轉換器的接口
7.5.2 逐次逼近型模數(shù)轉換器的接口
……
第8章 片上系統(tǒng)及在系統(tǒng)可編程技術
第9章 ARM技術
第10章 計算機虛擬儀器技術
附錄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