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1
第一編 總論
對中國近代史基本問題的再認識/3
《中國近代史講義》緒論/7
中國近代史的分期標準問題——生產方式、階級斗爭、社會主要矛盾三者之間的關系/11
第二編 分論
歷史事件/17
鴉片戰(zhàn)爭時階級關系和社會主要矛盾變化/17
論包世臣的貨幣主張/23
論《天朝田畝制度》的兩面性——革命性與反動性/31
論清政府經營的近代民用工業(yè)的性質及其必然前途/34
論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生/50
洋務運動與江南制造局/66
評建國以來(至1983年)洋務運動研究/71
洋務運動史研究述評/80
洋務運動與中法戰(zhàn)爭/114
論辛亥革命的勝利與失敗/118
論舊民主主義革命轉變?yōu)樾旅裰髦髁x革命的客觀條件/124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期間階級關系和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129
第三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勝利的最基本條件——徹底的土地改革/134
沙俄侵略者殘殺周生有事件/139
人物評述/148
論奕訴/148
關于李鴻章研究的幾個問題——兼論李鴻章/160
左宗棠是“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認真實踐者/167
略論盛宣懷/169
略說盛宣懷與孫中山/171
盛宣懷辦學思想略論/173
聽其言觀其行——編著《盛宣懷年譜長編》感言/176
創(chuàng)辦十一個“第一”——盛宣懷對近代中國的貢獻/178
非常之世非常之事非常之人/180
非常之世的非常之人——紀念盛宣懷誕辰150周年/182
起步——關于盛宣懷研究狀況答記者問/185
鄭觀應“富強救國”思想簡論/187
科學性與預見性——盛宣懷?鄭觀應?洋務運動/190
第三編 序文與學術隨筆
序文與前言/195
《洋務運動史》前言/195
《盛宣懷傳》(圖文版)前言/196
《盛宣懷傳》(初版)代序——盛宣懷新論/200
《盛宣懷年譜長編》前言/206
《鄭觀應文選》前言/209
《鄭觀應傳》前言/213
《鄭觀應傳》再版自序/219
《中法戰(zhàn)爭始末》序/221
《清季總理衙門研究》序/224
《中國早期現代化中的地方督撫——劉坤一個案研究》序/226
《西學東漸與中國傳統(tǒng)知識分子——沈毓桂個案研究》序/229
《近代大連城市經濟研究》序/231
《中國早期現代化中的傳播媒介》序/233
《從上海發(fā)現歷史——現代化進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會生活》序/235
《觀念與悲劇——晚清留美幼童命運剖析》序/237
《普遍主義的挑戰(zhàn)——近代基督教教育研究(1877—1927)》序/239
《從西方到東方——伍廷芳與中國近代社會的演進》序/241
理想與現實張力中知識分子悲劇命運的反思——評《在理想與現實之間:中國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歷史命運(1917—1937)》/243
《洋務思潮與近代中國》序/246
《丁日昌生平活動大事記》序/248
《中國第一代實業(yè)家盛宣懷》序/250
《雙語精英與文化交流》序/252
《咫尺芳草錄》序/253
《二十世紀中國大博覽》前言/254
《二十世紀上海大博覽》序/255
學術隨筆/257
中國近代史應予改寫——須以中國資本主義的醞釀、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作主線/257
歷史學必須為現實服務,又必須服從于科學——實事求是評價李鴻章/259
中國的重要國情——夏東元教授談重寫中國近代史的構架和思路/261
關于歷史上民族英雄的評價問題——兼論史可法/263
談歷史學與現實/268
再談“歷史學與現實”——讀《甲申三百年祭》/271
“兩段論”的一百十年中國近代史研究體系——紀念戊戌變法100周年/272
沒有必要為左宗棠摘洋務派帽子/275
“臨淵齋”/276
歷史學為什么必須研究歷史人物/278
觀《鑒湖女俠》后/279
“盛世”何來“危言”——《盛世危言》入門談/280
第四編 治學
洋務運動史研究的新進展/287
“磨劍”三十年/289
我的治學觀——從史學的科學性說到110年中國近代史“兩段論”/291
我的史學觀——我與盛宣懷研究/300
我的治學觀——創(chuàng)造性/304
我和洋務運動史研究/305
我和洋務運動史/317
聽夏東元先生論史/陳淵/321
在實踐中感受毛澤東軍事思想/322
“中體西用”的兩面性與洋務運動研究六個界線/326
為學生敢于向自己挑戰(zhàn)叫好——夏東元教授培養(yǎng)研究生一席談/張自強/328
導師夏東元先生教我治學/吳福環(huán)/329
勇于向自己挑戰(zhàn)的開拓者——叩訪夏東元教授談近代史的研究/331
清除“左”的干擾繼續(xù)前進——《鄭觀應傳》榮獲二等獎想到的/335
創(chuàng)新有起點無終點——夏東元先生的學術歷程/包漢中/336
夏東元:沉迷“盛檔”三十年/宋路霞/341
敢為洋務運動正名的夏東元/宋路霞/350
第五編 各家評說
《鄭觀應傳》序/吳澤/359
《鄭觀應文選》后記/鄭國強/362
對“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新看法/孫文范/363
讀《晚清洋務運動研究》——夏東元教授的洋務運動研究體系/易惠莉/365
《晚清洋務運動研究》介紹/劉學照/370
評介《晚清洋務運動研究》/蔡濟生/372
讀《晚清洋務運動研究》所想到的/喬還田/373
“非常之世”的“非常之人”——讀夏東元著《盛宣懷傳》/來新夏/375
夏東元與《盛宣懷年譜長編》/施宣圓/377
夏東元與《盛宣懷年譜長編》/趙曉雷/380
《盛宣懷年譜長編》出版感言/韓正之/382
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盛宣懷——讀夏東元教授新版《盛宣懷傳》/趙曉雷/383
夏東元及其盛宣懷研究/閭小波/385
附錄一 夏氏箴言——教學、科研、養(yǎng)生……/388
附錄二 華東師范大學的學術光彩 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的幸?!臇|元同志的一席談/402
后記/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