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閬苑里的一朵奇葩,它以奇崛的姿態(tài)、脫俗的神韻與唐詩爭奇,代表了一代文學之勝,鑄就了中國古代文學史的輝煌。宋詞歷來與唐詩并稱雙絕,最早的稱謂是隋時有音樂曲調之藝術特色的“曲子詞”。北周和隋代,士人娛樂和宴會時經常命人演奏一種新型音樂,即所謂的燕樂,又叫宴樂,是由西域胡樂與民間之曲融合而成的,而配合燕樂的曲子詞也在此時逐漸流行起來,宋人王灼在《碧雞漫志》中說:“蓋隋以來,今之所謂曲子者漸興,至唐稍盛?!贝蠹s在中唐時期,詩人張志和、韋應物、自居易、劉禹錫等人開始寫詞,逐漸把這一文體引入了文壇。到晚唐五代時期,詞已經取得了很大的發(fā)展,以晚唐詞人溫庭筠為代表的“花問派”詞人和以李煜、馮延巳為代表的南唐詞人,都為詞體的成熟作出了重要貢獻。宋初,在唐詩已經洗盡鉛華之后,“曲子詞”開始走進人們的視野。它最初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間,極盡艷麗浮華,是一種通俗的藝術形式。后來,它的內涵不斷得到充實,最終徹底跳出了歌舞艷情的窠臼,升華為一種能夠體現(xiàn)時代精神的文學體裁,取得了與詩歌同等的地位。宋時詞的創(chuàng)作蔚為大觀,名篇佳作不斷涌現(xiàn),《全宋詞》共收錄了流傳至今的詞作近兩萬首,可見當時詞壇的盛況。因此,詞的起源雖早,但發(fā)展高峰是在宋代,所以后人認為詞是宋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學體裁,也就有了“唐詩、宋詞”的說法。明時,有學者將詞區(qū)分為“婉約”和“豪放”兩“體”,清代王士禎繼承此說,認為“詞派有二”,即豪放派和婉約派。從此,兩派之說便盛行開來,流傳至今。婉約詞情調柔美,意境幽眇,音律諧婉,語言圓潤,“多以清切婉麗之詞,寫房幃兒女之事”,在題材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這一派的詞人以柳永、秦觀等人為代表。豪放詞則氣魄雄渾,風格剛健,意境超脫,豐富了詞的內容,提升了詞的意境,甚至達到了“無言不可入,無事不可入”的境界,把詞的社會功用提到更高的層次,這一派的詞人以蘇軾、辛棄疾、范仲淹等人為代表。千百午來,宋詞世代流傳、經久不衰,是古人流傳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中華文化寶庫中最為璀璨的明珠。本書除了選取詞作原典之外,還增加了大量鑒賞之言,有助于讀者朋友在深入淺出的文字中體會詞作的深層內涵,領略宋詞的無盡風韻,從而再次為中華文化的精深而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