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哲歷來罕見,唯有進入古典詩文,我們才能與之相遇——“經典者,身之文也;所以陶鑄神情,啟悟耳目”。西方大學教育的奠基人昆體良早就強調,大學時光務必先讀、多讀古人作品,后讀、少讀當世作品,理由是:選擇作家非常重要也非常困難,作家越古選錯的可能越少,我國古人所謂“為文之難,知之愈難”——我們的大學如今“不述先哲之誥”,則“無益后生之慮”。滋養(yǎng)性情者,向來是敦厚的詩文,而非形而上學認識論的理性經驗?!安粚W詩,無以言”——用昆體良的話來說,涵詠經典詩文,觀于嘉言懿行,方能培育優(yōu)良的政治觀念和辨美惡目光如鏡的審斷能力?!豆诺湓娢睦[讀》打破現(xiàn)代化的學科分割,以可讀性強的原典繹讀開學養(yǎng)正,不僅為人文科學的本科生也為社會科學各專業(yè)本科生提供通識教育基礎讀本,亦可供理工農醫(yī)科學生休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