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序二
緒論
第一章 人性與道德的本質
第一節(jié) 人類行為的原動力:生存發(fā)展本能
第二節(jié) 生存發(fā)展本能帶給了人類什么
第三節(jié) 從人性角度看道德規(guī)范的起源與本質
第四節(jié) 人類個體在道德面前的永恒矛盾
第五節(jié) 從人性角度解釋有關道德的幾種社會現象
第二章 從人性的角度看周室的興與衰
第一節(jié) 安定社會與實現自我:王位中的內在矛盾
第二節(jié) 德行與陰謀:翦商過程中的周部族
第三節(jié) 征之以武、服之以德:政權鞏固時期的周王朝
第四節(jié) 由天下到自我:西周中后期王權重心的轉變
第五節(jié) 春秋時期周室的繼續(xù)衰落
第三章 從人性傾向上看諸侯對“德”“禮”的依與違
第一節(jié) 求得生存與發(fā)展是諸侯政治的第一要義
第二節(jié) 第一要義對“德”與“禮”的依賴與維持
第三節(jié) 第一要義對“德”與“禮”的破壞
第四節(jié) 由“德”“禮”到“利”“力”
第四章 孔子“仁”“禮”體系的人性邏輯
第一節(jié) 宏觀背景與孔子“仁”“禮”體系的時代成因
第二節(jié) “禮”,孔子思想的邏輯起點
第三節(jié) “仁”,重鑄禮的根據與本質
第四節(jié) “仁”“禮”間更為復雜的人性關系
第五章 “仁”“禮”體系實現途徑的人性闡釋
第一節(jié) “命定論”,體仁踐禮的精神保障
第二節(jié) 孝、悌在維護“禮”上的特殊地位
第三節(jié) 信、忠、恕:“仁”“禮”向非血緣關系的推及
第四節(jié) “敬”與“恥”:“仁”“禮”體系的心理保障
第六章 孔子思想的再評價
第一節(jié) 對人性理解的深刻性與社會治理的徹底性
第二節(jié) 孔子思想的理想化與迂闊性
第三節(jié) 孔子思想——一種最人道的思想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