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學專論: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年會論文集(2007年卷)》是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2007年的年會論文集。《民事訴訟法學專論: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年會論文集(2007年卷)》共分三個部分,內容包括民事程序法與實體法關系的宏觀關系;民事程序法與實體法關系的微觀關系;民事訴訟法的修改與實體法的關系(調解、再審與證據)等。程序選擇權雖然與處分權存在部分重合,但我們切莫因此而小視了這一新概念、新學說的意義。程序選擇權理論提出后,之所以受到大陸和臺灣程序法學者的認同和厚愛,主要在于它符合程序法學強調程序問題的專業(yè)特征,與程序法學者構建程序法理論體系所走的路徑相一致。當回顧民事訴訟法理論的發(fā)展時,我們會看到一條依稀可見的脈絡,即它的形成、發(fā)展、成熟的過程,就是逐漸擺脫對實體法概念的依賴,一步步地從實體法的陰影下走出來的過程。訴權理論、訴訟標的理論、當事人理論、既判力理論,這些被視為民事訴訟理論主要組成部分的學說概莫能外。在學說史上,訴權曾經被定義為私法上的請求權,是民事權利受到侵害后產生的一種特殊的權利,這一權利附屬于實體權利。后來,才出現(xiàn)公法訴權說,盡管公法訴權說有抽象訴權說與具體訴權說之分,但它們都把訴權看作當事人對國家享有公法上的請求權,公法訴權說對民事訴訟法學的發(fā)展具有重大貢獻?!肮ㄔV權說在民事訴訟法學發(fā)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正是公法訴權說的提出和發(fā)展為構建與民事實體法(學)相分離的民事訴訟法(學)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從而使得民事訴訟法成為了獨立的法律部門,民事訴訟法學真正擺脫了附屬于民事實體法學的不合理地位而開始建構自己的理論體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