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新獲墓志續(xù)編》影印并考釋了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在洛陽市以及洛陽市屬的孟津、伊川、偃師等縣征集或發(fā)掘的新出土墓志,其中部分為新出土但未著錄的墓志拓片。《洛陽新獲墓志續(xù)編》計收錄了東漢志一、西晉志一、北魏志九、隋志九、鄭志一、唐志二百七十七、五代后梁志二、后晉志一、后周志一、宋志十六、元志一、明志十,計三百二十八方墓志。洛陽曾是十三個朝代的建都之地,其中東周、曹魏、西晉、五代后梁、后唐、后晉的皇陵均在洛陽及其周圍地區(qū)。而洛陽北邙更是歷代帝王將相和平民百姓的理想葬地。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優(yōu)越的土質條件,造就了洛陽地區(qū)歷代墓志出土數(shù)量浩瀚,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出土墓志數(shù)量居全國之首。又墓志為時人記時事,其所涉及內容豐富、涵蓋廣泛,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不少墓志為名家撰書,又是研究歷代書法的第一手珍貴資料;而墓志中的紋飾線圖則是研究繪畫藝術的一份珍貴遺產?!堵尻栃芦@墓志續(xù)編》按凡例、目錄、正文(影印拓本、錄文、考釋)、紋飾線圖、后記順序編著,又以各志葬年或立志年月先后為序,其紀年時限起自東漢永興二年(公元154年),迄于明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